上海证券报/宗合
昨日上午,备受业内瞩目的国家物资储备局第三批2万吨国家储备铜公开竞价销售在北京结束,本次共有6163.357吨铜流拍。
据参加竞价销售的一公司向记者介绍,这次参加竞买的企业有42家, 以贸易商为主,竞拍的最低价为每吨37100元,最高成交价为38400元,最低成交价为37150元。共计6163.357吨因无人竞买而流拍,比23日第二次竞价销售时少流拍400吨左右。其中包括国储局仓库陕西533处的4561.345吨,湖北538处的1373.026吨,安徽359处的175.006吨,湖北338处的53.98吨。
从成交结果来看,本次竞价销售呈现两个特点:一是位于宁波和上海仓库中的铜全部告罄,成交价基本在38000元以上,和国内现货价格相差无几,比山西、湖北等地仓库的铜成交价高800元左右;二是进口铜全部竞拍完,流拍的主要是国内厂家生产的铜。
业内人士分析,国储局储备铜销售有效地遏制了国内铜价上涨。11月16日国储局第一批2万吨储备铜销售时,当日上海长江有色现货市场铜价为38410至38560元。而昨日长江价格为38350至38650元,基本上与16日持平。但国际铜价却在这段时间出现大幅上涨。由于铜价呈现出内低外高的局面,目前从国外进口铜在国内销售看,预计每吨亏损4000至5000元。
目前过高的铜价不仅让下游企业叫苦不迭,就是国内铜冶炼厂商也看到隐忧。国内一家大型铜冶炼厂认为,铜价上扬对于铜生产企业来说是一件好事,但长此以往,对国内整个铜行业的长期发展不利。不仅会引发铜矿资源的掠夺性开采,也会进一步抬高国际铜价,导致国内铜精矿、废杂铜等生产原料进口价格跟风上涨,从而重现今年铁矿石价格暴涨,钢铁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的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