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首联商业集团抛货 王府井百货接盘7-11公司

    2005-11-28 09:09




      北京至少需要近3000家便利店,但北京目前真正的便利店还不到400家。这恐怕也正是北京便利店发展最诱人之处

      有人急匆匆想出走,有人迫不及待要进来。时下的京城零售业两大主角在便利店的舞台上,上演一出“围城”的大戏。 一向是销售服装化妆品的王府井百货,也开始要做香烟食品的小买卖。

      11月19日,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859,下称王府井百货)宣布,以7369.31万元从北京首联商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首联集团)收购其持有的7-11(北京)有限公司(下称7-11北京公司)25%的股权,进入便利店业态——一种社区性质的什货店。

      7-11北京公司隶属于世界最大的便利店连锁集团7-11。根据协议,王府井百货一期向首联集团支付3821万元,并于明年一季度向7-11北京公司注资437.5万美元。

      首联集团也并不吃亏,入股时注资3681万元,套现退出共计入账3861万元。但看似皆大欢喜的结局,背后隐藏却是本土零售业因行政整合不力引发的种种不良反应。此中甘苦,恐怕只有当事人才能体味。

      事实上,两家同为北京市属国有企业,此次股权交换,授意于政府相关部门对首联集团零售业务的进一步整合。只是,逃出围城的并不能凤凰涅。

      首联割肉

      大规模的转让,实际是对过去政府整合国有资产的自我否定。2001年,北京市商委牵头,联合北京市13家商业零售企业组建了首联集团,号称“北京商业新旗舰”,总资本近10亿元人民币,年销售额预计超过30亿元人民币。

      但由于经营业态过于复杂,股东利益难以均衡,企业持续亏损,以物美集团为代表的几家公司先后退出了首联。

      今年4月,在北京市国资委的干预下,西单友谊集团(下称西友集团)注资5000万元,持有首联集团50.92%的控股权,并着手对其再度整合。

      目前首联下属有亿客隆、小白羊超市等多家超市连锁企业。西友集团希望在发展百货的同时,发力拓展大型超市业态,而对于经营和主导权控制在外资手中的便利店,便被归为非核心资产。

      首联集团的改造需要大笔资金注入,但集团几近资不抵债。截止到10月,首联集团净利润为-8665万元,资产负债率更是高达85%,预计今年将发生1亿余元的亏损。

      首联集团若不是急需输血,不会在不到一年多的时间就将这部分业务转手,这份股权当初来的并不易。此前北京7-11公司成立几经周折,统一超商、泰国正大等四家具有经营权的企业,为了争夺主导权打得不可开交。

      王府井输血

      另一家北京老字号王府井百货,也与7-11北京公司的大股东有合作关系,进入便利店新型业态顺理成章。

      7-11北京公司的最上层大股东是伊藤洋华堂。伊藤洋华堂集团是日本最大的零售商,也是7-11美国母公司的控股股东。

      王府井百货与伊藤洋华堂,已经是第二次合作。2004年4月,王府井百货与伊藤洋华堂、约克红丸共同出资,组建王府井洋华堂食品超市。

      这两次合作的相同之处在于,王府井百货在合资企业中都只占少量股份,对企业并无实际经营管理权力,但却可以从中学习外资的运作模式。

      便利店风险

      手头资金宽裕,是王府井百货四处出击的底气。截止到今年9月,王府井百货净利润共实现4256.1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29%。

      目前,7-11北京公司目前共开设了27家便利店,预计到年底将开设30家店面。王府井百货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已开设的店面中,最高的单店销售为每天3万元人民币,平均每天1.7万元人民币左右,多数店面销售在1.5万元人民币左右。超过效益预测水平。

      看上去,7-11北京公司的效益十分不错。但事实并非如此。根据其财务数据,7-11北京公司2004年开业当年销售额为1263万元,亏损959万元,2005年半年销售额达2148万元 ,却亏损了700万元。

      开店计划实施的也并不顺利,仅2004年就有3家店开张计划被取消。在销售方面,日常消费品、烟酒等占大头,便利店特有服务项目如充值、复印等服务项目并没有大规模展开。

      便利店属于规模经营,而目前北京7-11的网络铺建尚处于起步阶段,这是其亏损的主要原因。7-11北京公司也表示,预期在设立起5年内才能实现盈利,也就是2007年后,才能实现盈利。王府井受让25%的股权后,将要承担来自7-11北京公司的投资损失,按照其2005年亏损规模计算,王府井近两年将承担每年约400-500万元。

      一般说来,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是便利店发展最佳时机。有数据显示,北京去年人均年收入接近3000美元,以北京城区人口900万计算。北京至少需要近3000家便利店,但目前真正的便利店还不到400家。这恐怕也正是北京便利店发展最诱人之处。(姜雷/财经时报)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0,945,271, 栏目计数: 6,009,361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