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基金业历来是世界基金业的楷模,美国的基金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基金市场。不过,日前发表的《晨星选出全美最"可怕"基金》(上海证券报11月15日第14版)一文却悄然掀开了美国基金另一面,一个被不少人忽视的阴暗面。
而更妙的是,这些美国基金的可怕之处,初生的中国基金业也都"似曾相识"。不信且看:
美国最"可怕"基金第一名------小鸡成长基金。该基金的最大可怕之处是其"巧立名目"。该基金宣称通过投资5只预计超出市场平均回报水平的股票,并相对分散的投资不超过22只市场平均水平的股票,而获得如小鸡般的空前的成长性,并进而收取每年3%的超高管理费。
如此极端的情况在中国并没有出现过,但是和它类似的名不副实、巧立名目在中国基金业却还是找得到一些同行的。比如,曾经有一家基金公司把旗下的配置型基金诠释为可以完全回避各市场系统性风险,并兼得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和股票市场"三重收益"的基金,其匪夷所思的宣称口径和美国的"小鸡"已然不分上下。
美国"可怕"基金第二名------强势纳米组合(ETF基金),"纳米"和"ETF"的概念中国市场的投资者不会陌生,这家美国基金就是如此的勇于创新,勇敢地设立了一个投资纳米的ETF。但接下来一个问题就是,这样新潮的基金找不到足够的纳米股票来投资。于是,晨星分析师在他的投资组合发现了"可怕"的结果:通用电气、3M、惠普电脑和通用汽车。这些世界闻名的大蓝筹股也被以纳米的名义收了进来。
这样的"可怕",在中国有没有?有。前几年的小盘基金重仓"大盘股",债券基金重仓"可转债",指数基金勇戴主动性"桂冠"等等情况,投资者应该记忆犹新吧。
美国"可怕"基金第三名------奥伯威思中国基金。这个基金的存在叙述了一个传奇的故事:美国伊利诺斯州的来尔小镇上,有一家叫奥伯威思的基金管理公司,日前决定推出一个中国机会基金,专门投资大中华市场中的消费品公司。
不过,这个令中国市场有些激动的消息,却让晨星的分析师作出了推举其为"可怕"的决定。原因很简单,该公司此前没有投资亚洲股票的经验。根据路透的相关报道,打算长期投资中国公司的奥伯威斯基金,在中国香港建立了一个只有两人的研究团队,"并正在寻找第三名分析师。"
显然,晨星认为这样投资经验的团队,来投资新市场是一个"可怕"的决定。那么类似的"可怕"决定在内地市场有没有呢?大家的耳畔有没有听过,中国股市系统性风险太大,应该开放国内机构到海外投资的呼声呢?这样的开放对于缺乏人才积累的国内机构意味着是机会还是"可怕"的风险,难道还不清楚吗?
看了"可怕基金"一文,显然有助于我们客观地了解美国基金业的问题和观点。但指出美国基金的问题,不等于我们的本土基金可以用"老美也不过如此"来搪塞持有人。美国最可怕的基金的种种"可怕"之处,说明了围绕在中国基金身上的种种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更应加倍关注,认真改进。
什么时候中国也来评选一下最可怕基金的时候,希望基金的症状不至于那么"可怕"。(周宏/上海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