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今年3季度以来宝钢股份公司销售价格调整记录:3季度,总体基调平稳,部分品种钢价格上调;4季度,商用热卷、冷板和线材等价格适度下调;2006年1季度,价格下调幅度巨大。
在国内钢材市场一派秋肃之下,宝钢逆市三鼓而竭,终于放弃了力抗半年的托市之举。此次价格下调,不仅意味着宝钢再次对其出厂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格的一次大举纠正,更意味着中国钢铁国内钢铁供求矛盾远未解决。
产品价格大多以下调为主
两日来陆续公布的宝钢冷热轧产品的参加价格显示,明年第1季度宝钢股份公司钢铁产品价格是在今年第四季度价格基础上进行调整(除特注外均为不含税价),除个别品种价格有所上升外,绝大部分都以下调为主,下调幅度100至1200元/吨不等,普冷产品普遍下调800元/吨,代表品种SPCC1.0板下调1300元/吨(不含税),轧硬卷产品普遍下调1000元/吨,镀铝锌产品普遍下调1000元/吨,热镀锌(St01Z 1.0)不含税下调1300元/吨,下调幅度22.4%,彩涂(TSt01 0.5)不含税下调800元/吨,下调幅度12.3%。
销售出现困局
市场人士表示,这场意料之中的下调预期早已在钢材市场里有所消化。宝钢四季度价格与市场严重倒挂,众多直供用户的退单要求,令宝钢销售出现困局。如果明年1季度价格继续维持高位,显然将对自己的众多客户产生重大杀伤力。为保护自己的客户群体,宝钢在四季度基本上再次对出厂价格与市场价格的明显倒差进行纠错,反映的是宝钢股份对市场价格走势的认可。
截至11月中旬,国内钢材市场主要品种价格指数为103.08点,比去年末下跌了22%,比今年的最高点低了36.06点。钢铁各品种环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镀锌板、中厚板和热轧板卷和冷轧板卷的下跌幅度比较大,均超过了7%。线材和螺纹钢下跌了3%左右。大多数品种创出了今年以来的新低。
在市场低迷的同时,供需矛盾并未如同一些专家所言渐趋平衡,而是矛盾日见激化。一方面,国内产量增速惊人,预计今年钢产量将突破3亿吨大关,预计达到3.4亿吨以上,较去年净增7000万吨;而另一方面,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10月份全国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分别为2971.66万吨、3167.29万吨和3310.45万吨,同比增速分别为22.5%、18.9%和23.6%。
海通证券雍志强研究员表示,国内产量一时难以压缩,明年经济增速放缓却已成共识,钢价的持续下跌是市场对未来供大于求格局的超前反映,而宝钢如今也接受了市场预见,唯有认同当前市场价格和发展趋势,以大幅降价来承认市场价格走势。
他同时强调,钢价波动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冬季下跌,春季将会上涨,今年在季节因素与供求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市场价格下跌格外明显,他预计明年钢市不会有大的起色,价格反弹有限。
光大证券赵志成认为,此次调价,是作为中国钢铁行业龙头企业的宝钢对当前市场价格和发展趋势的认同。他表示,鉴于中国钢铁行业的矛盾仍旧是如何在短期内消化掉大量的被低成本复制的供给能力,这将可能导致钢材价格在中长期内陷入低迷,他表示对钢材价格的走势依然不乐观,并且认为冷轧薄板(含镀锌、彩涂)的价格的下跌空间更大一些。
有利于提高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记者也听到了另一种声音。上海钢之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文章表示,目前宝钢产品的价格严重高于市场价格,热轧板卷每吨高于市场价格近1000元/吨,冷轧产品的价格则高于市场实际成交价格1000元/吨以上,即便明年首季宝钢下调之后,有的产品仍高于现在市场的交易价格。
他认为,宝钢再度下调出厂价格不会促使市场价格震荡,对钢市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他更强调,因为宝钢经过再度降低,使自己的产品价格更贴近市场,将有利于宝钢产品进一步拓展市场,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尽管宝钢产品直销占很大比重,大部分产品是直供下游行业终端用户,但宝钢产品毕竟还需要二、三级市场,需要开拓销售渠道。通过适度下调出厂价格,与市场价格更贴近一些,宝钢产品在国内市场更具有竞争优势。(记者袁小可/上海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