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股改写就不俗“半年报”

    2005-11-09 08:54




        G股公司逾百家 改革已无“死角” 方案创新不断

        记者 孔维纯

        4个月的试点,近2个月的全面铺开,超过百家G股公司出现……种种迹象显示,半年间,股权分置改革正朝着既定方向稳步推进,阶段性成果显著。但如何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改革,则有赖于市场各方进一步形成合力。

        透过数字看股改

        本报信息数据中心的统计展示了这样一幅“股改快照”:

        ———从普及性来看,截至11月7日,沪深两市1381家上市公司中,参与或者宣布参与股改的公司共有243家,其中,参与两批试点的公司有46家;全面铺开后,共有8批197家公司参与。中小板块公司全部进行了股改。以11月7日收盘价计算,所有参与股改公司的总市值合计7082.45亿元,占当日沪深两市总市值的22.34%。

        股改公司中包含中央国企控股公司、地方国企控股公司、外商投资公司、民营公司等;总股本规模不一;从地域上看,除西藏和陕西尚未启动股改外,其他有A股上市公司的省市自治区已全部启动。以总市值来衡量,广东(不含深圳)、河北、上海、湖北四省市股改完成率已接近或超过40%,走在了股改前列。

        含B股、含H股公司、ST类公司以及所谓问题股公司均已推出股改方案,股改已不存在“盲点”、“死角”,说明各参与主体对股改已达成共识,股改继续向纵深推进的道路已经铺平。

        ———从股改方案的设计看,方案呈现多样化,屡有创新,不断丰富,适应了不同公司的具体情况。

        送股成为主流对价支付形式,市场已习惯于将其他对价方式折算成送股模式来衡量对价支付水平。非流通股东平均对价支付水平按股改不同批次在“10送3”上下波动。除送股外,送现金方式也较为普遍。

        权证产品借股改之机重现“江湖”成为股改一大热点。继宝钢推出认购权证之后,先后有9家公司推出“权证对价”或“权利对价”。几家大型公司推出认沽权证,深振业推出认沽权利,深纺织推出认购权利。以单纯重组作为对价的方案出现在ST中西的股改方案中。

        除了对价支付,多家股改公司的非流通股股东在证监会要求的“锁一爬二”外,追加了对流通股股东的承诺,且颇具个性化。承诺内容主要涉及减持期限延长、最低减持价设置、增持计划、未来分红安排、大股东占款归还安排。还有10余家公司在股改方案中提出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

        ———从表决情况看,除首批试点中清华同方的股改方案未获股东大会通过之外,其他已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的股改方案均获通过,至今尚未出现“同方第二”,体现了各参与方沟通的充分和有效。

        半年前,管理层在有关“非改不可”还是“可改可不改”的争论尚未止歇时,果断推出股改,并坚定地提出“开弓没有回头箭”。此后,管理层已显示出这样的战略安排:试点阶段结束后,进入全面股改阶段;全面股改推进到一定程度,实施新老划断。而这个“一定程度”,市场普遍预计是股改公司市值占到两市总市值的60%。预计何时完成60%?有消息称,乐观估计是半年到一年。

        目前,全面股改已经进行了近两个月,加上试点阶段的成果,“60%”已经完成了22.34%,这一数字无疑令人欣慰。

        股改顺利推进需借合力

        股改能否以预期的速度积极稳妥地推进,股改公司后备梯队能否源源不断?这要依靠市场各方以对改革高度负责的态度,齐心协力,众手攻坚。其中,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大型公司加快股改步伐,尤其成为市场关注的一个重点。

        最近,周日成了“股改不眠夜”,有时,股改公司名单需迟至午夜才能确定。不仅如此,发布股改提示性公告但股改方案延后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股改进入全面推进之初,有相当一批上市公司和保荐人踊跃报送材料,有些公司在连续报送了几周之后,才得以挤入股改公司名单。但到目前,有意愿参与股改的公司在数量上和积极程度上,似有回落迹象。

        有市场人士担心,会不会出现股改公司储备不足,股改在速度上趋缓、“卡壳”或者“冷场”的可能?但绝大多数市场人士认为,如果相关管理部门之间协调能够进一步加强,股改面临的某些“瓶颈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有针对性的解决,这种情况不会出现。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表示,下一阶段的股改工作,要重点强化对改革推动机制的统一组织,着重做好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的推进工作。要采取区别政策,鼓励已经完成股改工作的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做优做强。对于积极推进股改的地区,适时实行倾斜政策,采取必要的配套措施,支持和鼓励地方政府推进改革与优化本地区上市公司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和当地资本市场的发展。分析人士认为,尚福林的这一番讲话,表明了管理层对目前股改进程所处的阶段和面临的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也透露了管理层突破现状、推进改革的决心和思路。从讲话内容看,不排除让股改完成率高的地区的上市公司,率先享受有关优惠政策的可能性。

        业内人士认为,可能影响股改进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据分析,其中一点,可能是相关部门出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目的,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改审批及其对价水平上,采取了较为慎重的态度。这种慎重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对于股权分置改革这样关乎全局的制度性变革,必要的效率仍需要得到保障。在慎重与效率之间也需要有一个权衡。

        可喜的是,在各方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股改有望保持预期的节奏。有些省市召开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座谈会,领导同志亲自“督战”,并为辖区内上市公司的股改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证监会发布《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并就如何贯彻落实提出了五点要求;央行发布首份《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在当前股市发展中应关注的问题中明确提到了“股权分置问题需要全面解决”;央行和银监会表示将适时推出证券信用交易,为银行资金合规入市创造条件及将加大信贷资金支持证券市场的力度,为证券市场创造更为宽松的资金环境;商务部和证监会下发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涉及外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境外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进行战略性投资……这些举措都显示,合力正在形成之中。

        没有人会怀疑决策层将股改进行到底的决心和能力。股改进程不容放缓,观望等待必须坚决摒弃。改革犹如登山。迈过“紧十八,慢十八”,才能踏上“快活十里”,登临泰山绝顶。当前的改革,正走到考验攀登者意志与决心的“紧十八”前。也只有走过这艰辛的“紧十八”,我们才能迈入享受改革成功喜悦的“快活十里”!(中证网)

        股改进入关键期

        记者 闻召林

        从许多角度来观察,历时半年的股改,其“战果”都堪称不俗。

        从今年4月29日到今天,240多家、将近四分之一市值的公司启动了股改,股改方案通过后复牌交易的G股公司已经超过百家;

        “统一组织、分散决策”的改革思路在全面股改中进一步得到了检验,流通股与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协商与沟通逐步顺畅,社会各方对改革的认知度在提升,共识在扩大;

        券商综合治理、合规资金入市等配套政策陆续推出,市场保持了总体上的平稳。以沪综指为例,试点之初该指数在1150多点附近,昨日收在1110多点;
        ......
        然而,平静的海面下,往往潜伏着漩流。在股改不俗“战果”的背后,也逐渐显现出种种隐忧与挑战。这些隐忧与挑战预示着,股改步入了一个攻坚的关键阶段。

        市场各方注意到,在240多家公司顺利启动股改的同时,许多有条件进行股改的公司,尤其是一些大市值公司,至今还抱着“等等看”的消极想法;1300多家上市公司中的主体———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改进程相对滞后;而以蓝筹公司为主体的上证50板块,至今仅有三分之一左右启动了股改。

        市场各方还注意到,在推出股改配套措施、稳定市场对未来供求平衡的预期基础上,有关部门的动作力度还不是很大,尤其是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等配套政策还没有出台;除了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等经济强势地区明显领先,河北、湖北、山西等省相对积极外,部分地方政府在股改中还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或许由于以上因素的存在,当股改顺利进行了半年后,投资者的信心和耐心正在同时经受着严峻考验。路险且阻,上下求索,股改无疑进入了最关键的阶段。

        在当前这个关键的时点,让我们都来倾听市场的呼声,做改革攻坚的推动者,着力解决好这样几个关键问题:

        ———加大中央政策的落实力度,有效发挥各级政府的作用,同时调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蓝筹公司股改的积极性;

        ———尽快推出相关配套政策和激励机制,增强改革后劲;

        ———提高改革效率,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打完这场攻坚战。”(中证网)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1,964,485, 栏目计数: 6,145,038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