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威
中国石油(0857.HK)一位官员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该公司收购三家上市子公司抓住了“黄金时期”。
“资本整合不宜拖得很久,”中国石油董事会秘书局刘朝辉说,“我们现金充足,上游的石油生产处于黄金时期,而下游石油加工亏损,现在收购成本最低。”
此前中国石油及其三家上市子公司——吉林化工(000618,0368.HK)、锦州石化(000763)、辽河油田(000817)披露,中国石油计划以约61亿元人民币的总金额全面要约收购这三家上市子公司的流通股,并终止这三家公司的上市地位。全现金收购使得中国石油将闪电般完成整合上市子公司的第一步。
“海归”之路曲折
“我们远在5年前公司IPO时就曾经说过整合旗下的上市企业,”刘朝辉说。
近几年来石油石化业的市场趋势和行业政策决定了上下游一体化的中国石油收购的方向和力度:用强势的上游收购弱势的下游。从上市以来的募集资金和退市的回购价相比可以看出,偏重上游的辽河油田业绩大幅增长,对流通股股东回报最多,累计募集资金7.72亿元,累计分红3.4亿元,而回购资金达17.6亿元;处于下游的吉林化工累计募集资金6.7亿元,累计分红0.04亿元,回购资金达10.5亿元;锦州石化累计募集资金7.46亿元,累计分红0.77亿元,回购资金只有6.375亿元。
市场人士认为中国石油不仅巧妙地利用了石油石化产业的周期变化,中国股市四年多的漫漫熊市也给中国石油提供了机会。但事情的另外一面是,中国石油自A股市场下跌后,再也没有提国内上市,“海归”之路曲折。
中国石油管理层一直将回A股市场上市作为公司的战略之一。该公司总裁蒋洁敏曾指出,中国石油是一个战略性的公司,没有理由不在国内上市。中国石油从1999年重组时起,就没有放弃在国内上市的战略研究。
有市场人士认为:“只要国内股市起不来,中国石油就会无限期搁置回国内上市的计划。”
此次收购行动点燃了中国石油回A股上市的想象力,以几个小的公司退市换一个大的公司上市成为市场的一个判断。
“但收购行动并不是中国石油回A股上市的必备条件,”刘朝辉强调说。他认为,对A股上市公司尚无明确计划,国内上市目前仍停留在公司内部研究的层面。下一步的动作并不在公司所能控制的范围之内,需要证监会和国务院的综合协调。
此前一位投资银行人士告诉记者,中国石油回A股上市只需要国务院的特批。
下一步是资产整合
“收购后的下一步便是资产整合,使收购的公司的资产融入主业,”刘朝辉说。
中国石油集团管理干部学院教授韩学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认为这次整合上市子公司是中国石油产业整合和内部重组的一部分。在中国石油集团内部,所强调的是“中国石油一盘棋”的全局观念,公司在稳步实施内部资源整合和专业化重组。
内部资源整合除了此次收购,中国石油和中国石油集团非上市部分在一些地方也开始合并。就在三个月前,中国石油宣布整合海外资产,将向母公司旗下的中油勘探开发公司注入现金200多亿元,以获得50%的权益。
业内人士指出,现金充足的中国石油采用现金收购上市子公司流通股然后将其摘牌,是最简单有效的整合方式。
“其他方案不可行,”刘朝辉说,“我们没有在A股上市,用H股去换A股市场将会有不同的看法,容易使股价产生波动。另外我们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来买我们的壳资源。”
事实上,三年前中国石油曾经成功卖掉两个壳资源。2002年7月,中国石油将其持有的三星石化(股票代码600764,现更名中电广通)全部股份170,122,009股、占本公司股本总额的51.59%转让予中国电子,转让总价款为人民币276,448,264元,同时置换出石化类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及相关负债。同年,中国石油将其所持有的石油龙昌8601.8841万股国有法人股中的6469.632万股转让给西安飞天,2132.2521万股转让给武汉绿洲。
“那时候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关注,”刘朝辉说。
目前,中国石化也已经用卖壳置换的方式整合了湖北兴化和中国凤凰两家A股上市子公司以及全现金私有化H股上市子公司北京燕化。
“现在国内壳资源还是值一、两个亿的,但很难找到合适的公司来置换资产,况且和地方的谈判旷日持久,牵扯太多时间”,一位市场人士分析。
“中国石化已经在A股上市了,采用换股方案更切实际,”这位市场人士说,“中国石化的弱点是现金不足。最理想的是现金和换股应该有所配合。”
中国石化在A股市场仍有10家上市子公司,其流通总市值超过100亿元,业内人士称其为“一盘散沙”。
中石化能否复制中石油
尽管中国石油的资产并购整合是其战略目标的一部分,但此举已经开了A股市场私有化的先例,同时中国石油的回购极大地引发了市场想像:昨日中国石化(600028)股价应声而起,盘中最大涨幅为3.95%,收盘价为3.92元,上涨3.16%,而旗下仪征化纤(600871)和石炼化(000783)则进入涨停板。
不过,目前中国石化及其上市子公司对市场的反应相当低调。中国石化高级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张家仁日前在中国石化第三季度业绩全球电话会上表示,中国石化目前没有进一步的上市子公司整合和私有化方案,但其收购价将完全市场化。
“我们会按照一套成熟的方法来进行(使上市子公司逐步退市),但收的价格没有限制一定要在被收购的子公司净值之上,”他说。
有分析员称,可能是上市子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倒逼中国石油加快整合进程,但中国石油官方对此没有表态。“我们只是这么做然后不需要股改了,”刘朝辉笑称。
但与中国石油“巧妙而合理”的避过股权分置改革相比,中国石化面临自身和旗下10家A股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和整合的双重困难。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全面推进,中国石化已经成为市场心目中股改的下一个标杆。尽管市场的期望值日渐上升,中国石化本身却对股权分置改革并没有同样的热度,也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中国石化有关人士此前向本报记者表示,上市子公司任何对价方案都将增加大股东中国石化的成本,所以中国石化不会提出上市子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安排。
以目前的政策看,股权分置改革是“成熟一家,推出一家,实现相关各方利益关系的合理调整”。巧合的是,中国石化的整合也遵循“成熟一家,推出一家”的原则。
一位投资银行分析员认为,中国石化股改牵涉的各方利益关系太多,成为改革的难点。和中国石油的“闪电战”相比,中国石化难免陷入“持久战”。(中证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