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三公司花费60亿巨资买套 主动护盘暗藏大智慧 2005-10-29 17:24
上海汽车动用10亿巨资护盘,非但没有成功,自己买了一大堆“套”,还为别人创造了简单不能再简单、甚至“地球人都知道”的短线套利机会,确实显得不可思议。 在这之前,已经发生过宝钢股份40亿、广州控股10亿护盘失败的先例,再次发生类似的失误,不由得让人深思:三家公司花费60亿巨资买套,大股东究竟图个啥? 主动护盘暗藏玄机 上汽买“套”究竟解放了谁、忽悠了谁?表面上看,上海汽车的行为确实可笑,但仔细分析最近三天的走势,笔者发现这看似简单、甚至有点傻的行为,其实蕴藏着超常的大智慧。 9月29日股票复牌前,由于宝钢股份、广州控股出现过护盘失利的现象,市场对上海汽车的护盘承诺并没有太在意,但10月24日该股对价后居然以承诺价3.98元开盘,由此引起市场极大震撼,注意力迅速转向该股可能引发的巨大套利机会。许多人感觉只要在3.98元以下买入,两天后在3.98元集合竞价卖出,便可获得巨大差价。由此引发股价迅速止跌走高,并在10月26日收在3.70元。当天成交稀少,因为人们普遍希望10月27日挂单3.98元卖出,轻轻松松赚个7.6%! 问题恰恰发生在这个时候,因为大家忽略了两个问题:一是上汽护盘资金所剩无几;二是如果10月27日大单挂在3.98元以下,开盘时就不会见到3.98元。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看到了,3.72元开盘后直奔跌停!将前两日投机客一网打尽,全部套牢! 大股东慷慨护盘并不吃亏 从表面看,三家公司斥巨资护盘买套,得不偿失,吃了大亏,但如果换个角度看,也许你就发现大股东并不吃亏,因为这些大公司曾经多次融资,从投资者那里融到了很多的资金。 比如宝钢股份,今年4月15日增发,一次就拿走256亿元,当时还得到基金的大力配合,现在拿出40亿元护盘买套,即使全部亏掉,不是还有216亿元吗? 广州控股也是类似情况,去年公司增发融资近10个亿,现在拿出10个亿护盘买套,虽然短线看赔了些钱,但总不会把10亿元都赔光吧。 由此可见,大股东巨资买套,只不过是把融到的资金进行再分配,只不过受益的可能不是普通投资者,而是一些机构罢了。但不管怎么说,护盘总比不护强,这毕竟比以前进步了许多。 未来前景会越来越好 证券市场已经进入一个转折期,不论是上市公司、基金机构,还是普通投资者都必须寻求新的生存之道。 就上市公司而言,全面股改后所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是如何防止控股权旁落他人、如何保持绝对的话语权,而巨资增持或许就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通过大量增持流通股份,不但可以保持非流通股话语权、控股权,还会获得流通股话语权、控股权。对于一些行业龙头公司而言,拿出一些资金把控股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论是对国家经济发展,还是对公司长久发展,积极意义还是不能否定的。 另外,将来要推出股指期货、期权等新的交易品种,做市商制度也不再是梦想,而一些超级机构要想在证券市场获取主动,就必须大量买入这些大盘蓝筹股。 更何况,目前股指处在历史低位,在这个时候大量增持股份机会远远大于风险,一旦一、两年之后,股指起来了、走牛了,那个时候再回头看看上海汽车、宝钢股份、广州控股的买“套”行为,或许就不会觉得傻了。(国际金融报)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