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TCL集团遭受国际化阵痛 2005-10-29 17:19
记者 姚毅 TCL集团(000100)今日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又亏损了4.46亿元,前三季度合计亏损11.39亿元。季报同时预计今年全年度将出现亏损,金额尚不明确。 公司方面称,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公司与汤姆逊合资的TTE、与阿尔卡特合资的T&A等两家公司尚处于整合期,协同效应未能充分发挥;另外,生产手机的子公司TCL移动的业绩大幅下滑也是导致公司产生巨亏的原因之一。 彩电当家手机拖累 季报显示,彩电仍然为TCL集团的主要利润来源。今年第三季度,公司两大主业彩电和手机的毛利率分别为,彩电国内市场22.48%,彩电海外市场13.90%,手机国内市场(TCL品牌)-31.13%,手机海外市场(Alcate l 品牌)9.00%。 三季度TCL共销售彩电642万台,其中内销228万台,海外销售414万台,综合毛利率为15.38%,实现销售收入81.92亿元,同比增长22%。据信产部1-8月份数据显示,TCL彩电的国内市场份额为21%,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另外,平板电视等高端彩电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额已占到TCL总销售额的22%。 海外市场方面,汤姆逊品牌彩电在欧洲市场的排名仍保持在前五名之内,市场份额为6%。目前欧洲市场需求疲弱,同时由于显像管背投电视价格迅速下滑,影响了欧洲市场的盈利水平。北美市场的份额略有上升,升至9%,位居第三,盈利能力也有所改善。 三季度TCL共销售移动电话240万台,实现销售收入11.08亿元,其中在国内市场销售90.4万台,同比下降44%,综合毛利率为-19.49%。 国际化战略步履维艰 2004年8月,刚刚完成集团整体上市的TCL开始雷厉风行地推行国际化发展战略。公司首先是与欧洲的汤姆逊集团正式签署合并重组彩电业务的协议,双方计划携手打造全球最大的彩电生产企业TTE。一个月后,又与阿尔卡特组成合营公司T&A,共谋海内外手机市场。 TCL曾发布公告称,这两项购并使得集团彩电及手机产业迅速进入了欧美市场,集团已从一家区域性的企业晋身为一家跨国公司,集团的国际化战略着眼于长远利益,符合消费电子产业全球化竞争的趋势。 但由于原汤姆逊彩电欧美业务及阿尔卡特手机业务均存在较大额的亏损,加之TCL移动的手机业务在去年也开始出现下滑迹象,导致2004年度TCL的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了57%,今年更是被托累到了巨亏的地步。 国际彩电市场目前正在经历一个困难期,市场需求疲弱,特别在欧美市场更为明显。当地彩电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产品平均售价下滑。自TTE成立后,TCL和汤姆逊注入的资产业务已进行全面整合,组建了中国、欧洲、北美、新兴市场、策略性OEM五个利润中心,公司还完成了将销售及市场推广部门由汤姆逊向TTE的转移。然而规模效益和协同效应尚未能充分发挥。五个利润中心当中,中国市场、新兴市场及策略性OEM业务实现盈利,但这并未能弥补来自欧洲、北美两个利润中心的亏损。 季报称,为改变这一现状,TTE刚刚在欧洲市场推出四款新液晶电视型号,北美市场也刚刚推出22款新产品,包括首个SDTV型号、4款液晶电视、8款DLP型号、8款附有内置数码电视变频器的显像管背投电视等。 目前全球手机市场竞争也异常激烈,发达国家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品牌及功能上;而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则主要体现在价格上。国内手机市场剧烈的价格竞争,再加上来自黑手机市场的价格压力,导致国内低档手机价格连续下跌,而由全球手机生产商主导的中高端产品市场竞争同样激烈。 TCL在完成对T&A的整合后,重新制定了产品研发路向,加强了研发投入,三季度共推出24款TCL品牌新型号手机及7款全新的Alcate l 品牌手机产品。目前手机海外市场增长快速,三季度销售量同比上升了92%,达150万台,已超过中国市场。管理层预期未来中国市场的销售将趋向稳定,海外市场将成为业绩增长的源动力。 TCL原本打算通过收购这两家海外企业迅速进入国际市场,扩大其在海外彩电、手机市场的占有率,并获得相关的技术及研发能力,发挥集团在低成本制造方面的优势及拟并购业务在技术品牌市场方面的优势。通过研发制造和销售领域的协同效应,提升集团电视机业务和手机业务的增长潜力和长远盈利能力。但从目前来看,它们的这一目标尚未能实现。 通过国际化战略,推出世界级的优质产品,这是李东生和TCL追求的理想。看来李东生和TCL要想实现这一梦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证网)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