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改已进行了五个多月。本报最新统计发现,截至目前,股改公司市值已高达6700多亿元,股改公司市值已占总市值的30%。也就是说,若按市场所说的股改完成的市值标准(60%~70%)来看,股改实际上已接近完成了二分之一。
股改公司市值高达6700多亿
截至昨天,已有205家公司进行了股改(包括试点时期的46家)。其中,沪市有94家公司,深市有111家公司。本报统计发现,这200多家股改公司的市值已高达6732.82亿元(未包括清华同方和*ST吉纸),约占两市总市值22842.02亿元的30%。股改公司的流通市值约为2314.89亿元,约占两市总流通市值的34.64%!
在已经进行股改的公司中,G宝钢和G长电是股改公司中,市值最高的两家公司。G宝钢的总市值高达705.73亿元,流通市值为190.62亿元,分别占全部股改公司市值的10.48%和8.23%;G长电的总市值571.43亿元,流通市值189.49亿元,分别占股改公司全部市值的8.49%和8.19%。两家公司的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分别占全部股改公司的18.97%和16.42%。
目前,两市市值最高的公司中,只有中石化和华能国际、中国联通等几家为数不多的公司没有进行股改。
统计显示,迄今有94家沪市公司已进行或正在进行股改,市值总额大约在4727亿元左右,占沪市总市值的36%。若按市场所说的股改完成的市值标准(60%~70%)来看,沪市股改实际上已经接近完成了二分之一多。
沪市股改已完成二分之一
目前,沪市约有850家公司,而股改进入重点推进阶段以来,上证所已安排94家上市公司进行股改,加上前两批试点公司,共有94家沪市公司进行或正在进行股改,占沪市公司总数的11%。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从市值上看任务基本完成大半,但这并不意味着股改已经真的进行了大半。这是因为,业绩较好、条件具备的公司优先进行了股改,剩下的公司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真正的攻坚战刚刚开始。
对比90多家股改公司的基本信息后可以发现,上证50和180公司所占比例较高。从这个特点可以看到,交易所在安排上市公司进行股改时,优先考虑大市值公司进行股改。
深市20%公司已进行股改
统计还显示,目前,深市543家公司中,已有111家公司进行了股改,占20%。速度稍快于沪市。这100多家公司的总市值约为2005.24亿元,流通市值约为741.94亿元,分别占深市总市值和流通市值的20.44%和19%。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小板50家公司已全部进入股改程序,如果顺利的话,11月初就能够率先完成股改,率先成为中国证券市场全流通的板块。据统计,中小企业板自2004年5月设立至今已拥有50家公司,融资120亿元,总市值566亿,流通市值176亿,平均市盈率29倍,盈利水平每股0.19元。 (李成/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