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民生资本充足率逼近监管红线 股改10送3未有回应 2005-09-01 08:54
任何一家快速成长的银行都会遇到资本约束的难题,民生银行(600016.SH)也不例外。 在过去几年里,这家银行动用了一切可能的资本补充手段。但据8月30日民生银行披露的未经审计的2005年半年报,该行2005年6月末的资本充足率为8.05%,较2004年末的8.59%有所下降,已经快触及资本充足率监管的最低标准。 至今,对于民生银行来说,或许只有尽快完成股权分置改革这一条路可走了。 股改迫在眉睫 A股上市、可转债、次级债……当民生银行高速成长,而资本充足率每每快低于监管标准时,上述补充资本的方式总能“救急”。但现在却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民生银行一位人士称,股权分置改革和H股上市将同时进行。况且,中国建设银行曾宣称将于今年10月赴港上市。若果真如此,这对民生银行的H股计划并不是个利好消息。 于是,对于这家上市银行而言,股改又多了一层与众不同的含义。 市场传言,民生银行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将于下一次股东大会时提交。业内人士猜测,民生银行或将采取“10送3”的方案,或将采用公积金转增股本的方式支付对价。不过,民生银行并未对此公开表态。 民生银行有关人士承认:“公司面临的资本约束,将使业务发展受到影响。”而该行也将采取有效措施补充资本。“密切关注市场情况,积极推进H股发行工作。与此同时,民生银行将积极探索其他的资本有效补充渠道,并根据国务院及有关监管部门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股权分置改革的准备工作。”该人士说。 尽管补充资本已是迫在眉睫,但民生银行业绩仍居同行前列。该行中报显示,截至2005年6月末,民生银行实现净利润12.68亿元,与同期相比增长16%,完成全年预算的50%;每股收益达0.20元,其净资产收益率达9.18%。由于民生银行曾在2004年年报中披露,2005年全年利润计划要达到25.5亿元。就中报业绩看来,这一目标应该可以达成。 个人贷款占比逐渐上升 中报显示,报告期末,民生银行资产总额为5123亿元,比2004年末增长15.03%;存款总额为4401亿元,比2004年末增15.80%;贷款总额(含贴现)为3178亿元,比2004年末增长10.19% 在资本约束的问题上,补充资本金只是解决问题的最直接办法。对于一家银行来说,转换业务增长模式,改变营利模式才是根本。 民生银行有关人士很坦率地表示,在200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中确实存在不少问题与困难。“由于受政府宏观调控的影响,企业贷款有效需求增速下降,企业信用风险开始暴露,人民币升值预期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使汇率风险开始显现,国有银行改革步伐加快,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同业竞争进一步提速。”该人士说。 显而易见,上述很多困难几乎是国内所有银行都遇到的。这是对整个行业的考验。 对此,民生银行有六项工作部署。首先,转换业务增长模式。一方面抓好客户整合,同时拓展中小企业业务的研究和试点工作。截至2005年6月末,民生银行最大的十家贷款客户比例达47.98%,较2004年末略有上升。 其次,强化风险管理。民生银行在上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授信风险管理系统”使得信贷管理实现流程化。同时,该行全面落实了不良贷款“问责制”和放款中心建设。并加大了不良资产清收力度,清收效果显著,现金回收比例达50%以上。截至2005年6月末,按照贷款“五级分类”口径,民生银行次级、可疑、损失三类贷款合计45.7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44%,比2004年末略微上升0.13个百分点。 第三,通过编制和执行业务规划,加强对公司业务客户的调查和筛选,并根据规划目标大力调整公司业务结构和目标客户。 此外,民生银行还加大了零售业务的投入;并成功推出信用卡。同时在全行推广使用管理会计系统,加大对业务的投入产出分析,以控制成本,提高资产收益率。该行的财务处理中心、集中采购中心均在建设中。 中报数据显示,民生银行的业务结构正在改善,储蓄存款余额为579亿,比上年末增长33%,占各项存款的比例较上年末提高1.68个百分点;个人贷款余额50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19%,占各项贷款的比例较上年末提高0.95个百分点,该行业务转型取得初步成效。(记者 韩瑞芸/21世纪经济报道)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