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未现巨额护盘 G宝钢或调整增持策略不再死守底线

    2005-08-30 07:39


    中财网


      市场人士推测,宝钢集团调整增持策略不再死守底线
      备受瞩目的G宝钢股价8月29日又出现了新的动向。当天,公司股价在开盘10分钟内即跌破4.53元增持价。此前两日在4.53元处重兵防守的大手笔买单突失影踪。失去支撑的宝钢股价当日单边下行,终盘报收于4.46元,相比前一日收盘下跌-1.55%。
      股改两个月内有不超过20亿增持资金护航的G宝钢,在2个交易日内就轻松告破4.53元增持价。这一时引起了市场内外的极大关注。
      是否调整了增持策略
      相比此前两个交易日,G宝钢昨日的盘面可谓风云突变。宝钢股份在4.53元累计成交仅5.82万手就下行跌破该价格。此前两个交易日中,前赴后继不断在4.53元出现的买单在当日再未现身。而盘中4.50元和4.48元两个价位,取代4.53元成为新的密集成交价位。
      累计近3个交易日,G宝钢在4.53元处合计成交远不足10个亿。宝钢集团承诺的2个月内20亿元人民币的增持计划,应尚有大半资金没有投入。
      一些市场人士猜测,G宝钢当日盘面的变化来自于宝钢集团的增持策略出现调整。即从在4.53元严防死守的"阵地防御战"调整为在4.53元以下一定区间内不断增持的"运动防御战",从而避免增持行动成为一些大资金的狙击对象。这个现象也同样发生在 G韶钢等其他股改试点公司身上。
      宝钢股份证券事务代表虞红当日则表示,股份公司并不了解宝钢集团在G宝钢上的增持进展,集团未就此事告知股份公司。但她相信,宝钢集团会坚决履行此前的股改承诺。
      并未违背承诺
      那么宝钢集团在4.53元以下增持G宝钢是否违背其股改承诺呢?一些市场人士认为没有。
      根据宝钢集团在股改方案中的承诺,公司股改方案通过后的两个月内,如公司A股股价低于每股4.53元,宝钢集团公司将投入累计不超过人民币20亿元的资金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增持公司社会公众股。除非公司的股票价格不低于每股4.53元或上述资金用尽。
      万国测评公司董事长张长虹认为,由于相关承诺并未限定宝钢集团的增持价必须为4.53元,也没有要求宝钢集团必须"连续投入资金增持公司股票"。因此,宝钢集团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和价格进行增持。只要在2个月增持期限到期后,宝钢股价不低于4.53元或宝钢集团增持资金用尽,即不算违背承诺。
      类似的状况同样发生在其他的G股身上。韶钢松山的董事会秘书8月29日证实,公司大股东此前已告知股份公司,其增持韶钢的行动已经展开,目前正在进行。G韶钢8月29日报收于3.00元,低于增持价3.95元。这成为"价内增持"的又一案例。
      承诺应更明确
      不过,一些市场投资者认为,类似的增持承诺可能给大股东过大的操作空间,并可能变成一些公司大股东不完全履行股改承诺"玩花活"的障眼法。类似的增持承诺只有资金投入和增持价格的上限、没有下限,让投资者感到很不放心。
      张长虹认为,从具体表述上,增持承诺确实应该更加细致、明确。但是,也要考虑到表述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承诺条款和实际操作效果背道而驰的结果发生。
      他认为,从已经在市场上发生的几起股改增持案例来看,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增持应该有一定操作空间,价格和时间不能限制过死。否则,增持的效果反而不佳。但是这个操作空间应该更加明确,表述应该更加到位。比如,可以要求大股东明确在增持方案到期时,如股价未达增持价,则计划增持资金应该全部使用完毕。另外,还可以对增持方案进一步细化,把增持的规模和股价变化相挂钩,股价越低,增持规模越大,以利流通股股东形成更为正面、稳定的预期。另外,大股东在做类似承诺时也应更加慎重。(记者 周宏)
      上海证券报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0,945,511, 栏目计数: 6,009,578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