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周边市场 >> 汇金·国债·基金·港台 >> 公开信息
非典当前 保险业能否化险为夷 2003-05-29 07:20
新华网报道,今年4月以来,中国各大城市里健康险种的火爆销售让人直呼"卖疯了"。但是随着保险理赔申请日渐增多,特别是疫情不确定性使保险业商机和经营风险同时加大。能否在非典中化险为夷,是羽翼初成的中国保险面临的重大考验。 保险公司靠人们为未来的风险投资而生存,突如其来的疫情曾使业内一时惊惶失措。但是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在政策推动下,中国保险业迅速克服最初的焦虑,作出敏锐反应。目前保监会已批准24家保险公司的52项针对非典的产品和服务,它们主要以附加险的形式出现,保险责任包括住院津贴保险、疾病保险和身故寿险。保险公司还采取缩短疾病等待期和免责期、简化理赔手续等服务措施,满足保户需要。公众对保险的需求一时趋于火热。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总经理王宪章说,人寿保险可以通过发挥经济补偿功能,减轻单位、家庭或个人因为意外和疾病造成的沉重经济负担,解除一些后顾之忧。这对于大家沉着、冷静地抗击非典是有积极意义的。 最新统计显示,北京各寿险公司4月实现保费收入约2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达69.84%,远高于今年前3个月44.93%的平均增幅。广州、上海、天津等地保险业均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 新华人寿保险公司的专家吴斌说,非典将促进保险公司加强健康险开发和偿付能力管理。目前健康险成为保险公司前景最为看好的领域之一,专业化经营是未来健康险的必然选择。保险公司将以非典为契机,加强健康险的研究,建立险种开发的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在公共利益和自身商业利益之间寻找有效的平衡。此外,缩短疾病等待期和免责期意味着健康险偿付风险的增加。保险公司应加强自身的偿付能力管理,控制经营风险,促进行业的稳健经营和长远发展。 此间专家指出,非典使保险业向其最原始、最基本的风险保障功能回归,促使业界重新审视产品开发的步骤。近期一些寿险公司和投保人将注意力集中到投资增值和分红上来,把保险主要当作一种投资手段来运用。而经过了非典,大家重新开始重视保险的基本功能和独特优势。 非典灾难带给保险业的最大机遇,应当说是长远、全面和根本性的,那就是中国公众保险意识的普遍强化。华泰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梓木说,在这样突发性的"风险"时刻,更能彰显保险业稳定社会、造福人民的良好形象,并增强公众的保险意识,从而成为推进中国保险业加快发展的一大契机。 的确,树立成熟的保险意识和理性的风险意识将是经历过灾难考验的13亿中国人的切身体会。29岁的时尚类杂志编辑陈盈兰说:"经过非典的考验后,我更加体验到未雨绸缪,树立理性健康的风险意识的重要性。希望各种保单成为我漫漫人生路上遮风避雨的保护伞,有效地抵御未来不确定的风险。" 但是重大疫情对保险业从来就是福祸相倚,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说,非典对业界产生了一些不利因素。比如由于交通运输、旅游、餐饮等行业受冲击较大,造成某些险种业务出现较大幅度下降;赔付率有所上升;面对面的展业方式受到了挑战,保险销售困难;保险业改革和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等。 此外,由于非典是新发生的流行性疾病,目前尚未被完全认知,在没有研制出有效的抗病毒疫苗之前,它的风险是不可预测的。而保险界也对它缺乏相关经营数据的积累,因此经营风险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所以目前的理赔金额可能只是一小部分,保险公司因此面临的实际损失尚无法测算。 事实表明非典病人治疗费用相当可观。作为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重要补充,商业保险对于基本医疗保险封顶线以上的医疗费用支出,通过怎样的方式给予分担,这些都将成为非典留给中国保险业的新课题。中国保险业如何在非典中逢凶化吉,还有待业界启用更多的智慧。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