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长春燃气公布的半年报中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QFII大举建仓,而基金已基本全部离场。
截至6月30日,长春燃气已经有瑞士银行、ING、汇丰银行、美林证券4家QFII位列公司前五大流通股东中,合计持股量达713万股,占流通股比例的4.4%,这些QFII全部是在二季度中新进入的,在一季度末都还未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季度末前十大流通股东中的银河稳健基金、安信基金、天治品质优选基金已经在短短三个月中全身而退,其当时的持股量也近700万股。那么,基金为何看空长春燃气,而QFII又为什么看好呢?分析后我们认为,这种现象与其基本面有密切关系。
长春燃气是长春、延吉两市的主要燃气供应商,占当地市场70%以上的份额,其生产燃气过程中还产生焦炭和炼焦油两大产品,特别是焦炭产品的销售收入占其全部收入的6成左右,因此虽然公司被看作是公用事业类上市公司,但业绩还是随主导产品焦炭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去年以来,焦炭价格经历了大起大落,从最高的400多美元跌到200多美元,跌幅近5成。特别是今年以来价格回落、库存激增,整个焦炭行业受到了较大考验。以焦炭为主导产品的长春燃气自然也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分季度看,去年四季度、今年一、二季度的焦炭产品毛利率分别是44%、38%和27%,公司单季每股收益分别由0.166元下降至今年以来的0.102元和0.068元,业绩下降相当明显。单单从这些数据看,应该是基金的分析更准确些,但深入分析,情况可能并非如此。
燃气供应是公司的另一项主要收入,占公司全部收入的30%左右。燃气作为关乎民生的公共产品,价格受政府管制变动幅度小,而原料煤炭的价格变动就成了影响业绩的主要因素。近年来,由于煤炭价格的大幅上升,燃气业务始终处于亏损状态,特别是今年一季度燃气毛利率为-8.35%。但是单单从二季度看,燃气业务的毛利率变为-0.14%,如果燃气价格变化不大也就是说煤炭成本已经出现了一定的下降。随着焦炭行业的景气度下降,焦炭的原料炼焦煤价格已出现下跌,而公司更提出通过生产工艺改造调整配煤比,大量使用价格更低的弱粘性气煤替代价格较高的强粘性肥煤,有助于公司业绩回升。
公司目前有燃气输配改造工程、3号焦炉新建工程、敦化燃气工程等几个较大的投资项目在进行中,财务压力较重。公司股东大会已通过了发转债进行融资的方案,而转债方案使得公司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动力大大增加。如以股权分置改革平均水平10送3方案计算,结合今年预测的每股收益水平,目前该股市盈率应该在10倍以下,投资建议应该是"增持"。
综上所述,目前公司基本面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这也许显示出QFII的投资眼光更具前瞻性。(亚洲证券 孙锋/上海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