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不要“为了上市而上市”银行上市成风弊大于利

    2005-06-01 07:50




       中国第五大商业银行交通银行计划于6月在香港上市的消息一经公布,其后短短一周时间内,不仅有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两大“巨头”公开表示力争年底前上市,规模偏小的中国民生银行也对外表示,赴港上市应该也会在6月内敲定。
      在中国银行业“众口一词”要上市的大背景下,一时间甚至一些城市商业银行的主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纷纷开始畅想未来上市的梦想,而笔者认为,公开上市并非商业银行寻求扩充资本,达到融资目的的惟一选择。我们应该注意到,央行已经为“求资若渴”的商业银行开发出诸多“分散融资”的渠道,最新的一例即已经允许商业银行通过发行金融债券来达到融资目的,以前此项融资政策仅限于政策性银行。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上周就宣布推迟原计划的股票增发方案,而选择先发行较易为当前市场所接受的金融债券来进行新一轮融资。此外,中国银监会原则上还同意商业银行每年发行一次次级债券(对四大国有银行另有规定),因此,如果设计好多种渠道的融资方案,商业银行并无必要都急着选择海外上市这“华山一条路”。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海外投资者已经对中国商业银行集中选在2005年和2006年两年远赴海外上市产生出诸多疑虑,由此影响了一些商业银行寻求外资战略合作伙伴的谈判。
      尽管各家商业银行上市纯粹是他们自己的商业行为和战略决定,但很明显,在一年之内集中多家大型银行在海外上市似乎除了中国也别无先例。从中国银行业全局来看,任何一家大型商业银行海外上市失败都会引起中国银行业全局性的失败,因此,中国的商业银行在海外上市应该是“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
      正如此前中国银监会多位高管在多个公开场合所强调的,不需要中国的商业银行“为了上市而上市”。而笔者也认为,商业银行急于为自己立下一个上市时间表并无必要。
      众所周知,银行上市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上市不仅仅取决于银行自身的财务数据是否达到公开融资的要求,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资本市场的宏观环境。商业银行单方面为自己立下一个上市的时间表,不仅会加大银行内部改革的压力,也可能对中资银行赴海外上市的“大势”形成一定程度的压力。
      中国的很多行业都喜欢设立一个“目标”,但商业银行上市并不是“一件小事”,过早地设下目标很可能会对脆弱的中国银行业内部控制和管理形成更大的“压力”。由此,一些分支行或下属部门的管理者是否会迫于“这种压力”,在数据上动些小脑筋,从而达到在时限内上市?这样的上市就算按时上了,对今后的银行发展也可谓后患无穷。
      由于今年计划去海外上市的商业银行多为“巨头”,融资规模动辄数十亿美元。尽管港股表现远好于A股,但市场上的投资者毕竟只有这些人,资金也就是这点资金,当一家银行尚未正式登陆股市,后面就已经有同行“急吼吼”地放出话来,先上市者的IPO股价压力也可想而知。
      换言之,如果要设时间表,也许更应该由中国的银行业监管者来给出,挤着上市还是错开上市,对商业银行海外IPO吸引投资者和股价议定的影响显然也是截然不同的。
      另外,从资本市场对上市融资的影响和结局来看,上市也很可能成为一把“双刃剑”。对一些内部管理尚不够清晰,基本财务数据又没有达到上市底线的商业银行来说,一旦真的上市了,无疑就被推到了聚光灯下。到那个时候,再出问题就不好办了。(陈澍/新华网)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0,946,138, 栏目计数: 6,010,078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