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周边市场 >> 汇金·国债·基金·港台 >> 公开信息
外资银行加速抢滩中国 2005-05-22 21:24
记者 石朝格 2005年,对在华的外资银行来说可谓是“无限风光”的一年:它们在中国的各项业务均出现了超常规增长的势头,并在优质客户与高端市场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渐已进入“准收获期”。 来自北京税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北京23家外资银行共计完成税收3606万元,同比增加1546万元,增幅高达75%,个人所得税完成2406万元,同比增加1025万元,增长74%。 在另一金融中心上海,外资银行的高速扩张和对中资银行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上海银监局的统计显示,截至2005年3月末,在沪外资银行资产总额、各项贷款余额、存款余额分别达到3423.41亿元、1658.85亿元和893.33亿元人民币,其中各项外汇贷款余额首次超过中资银行,达138.24亿美元,比后者多7.15亿美元,显示出外资银行稳健的发展势头。 “目前,外资银行发展呈现出了加速的趋势,银监会将适当控制外资银行进入的速度和地域结构,为中资银行与它们及时地展开全方位的合作和竞争留下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银监会副主席史纪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北京:竞争力提升显著 目前,汇丰、渣打、花旗等多家外资银行纷纷将在华发展重心转到北京,且其竞争力显著提升,已对中资银行构成了威胁。 “前不久,我拉到一个国有银行的VIP客户,陪他取出了存在该行的数十万美元的存款,并转存到我们行里。”汇丰银行北京分行国贸支行的一位工作人员不无欣喜地告诉记者,客户对汇丰银行这样的百年老店非常信赖。 汇丰银行北京分行国贸支行是今年4月开设的,它也是北京外资银行的首家支行网点。“正是北京的快速发展,带给汇丰如此多的机会。”汇丰银行北京分行行长丁国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充满信心地说,今年3月18日,汇丰银行北京分行才开始为中外企业、外籍和港澳台人士提供人民币服务,而汇丰国贸支行的诞生标志着汇丰在北京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5月17日,在花旗银行北京分行理财中心,记者见到一位打扮十分“年轻化”的大约五十岁的男子正在与该中心的一名客户经理畅谈。 在闲聊中,记者得知这位先生是一家“国字头”企业二级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他在去年年底就把5万美元存入该分行,并由此成为其贵宾客户。 “经过半年的尝试,我觉得花旗银行不但服务要比中资银行好,而且能带给我更多的实惠,所以今天把手里头所有的美元都带来交给他们打理。”据这位先生介绍,该分行帮他做了“外汇理财”,每月的收益平均下来已达到300美元。 北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中心的负责人坦言,在对高端客户服务这一块儿,“我们的确无法与外资银行抗衡”。 “我们的客户大部分都是从中资大银行拉过来的,VIP客户对我们的认可程度很高。”东亚银行北京分行高级客户经理褚晓路告诉记者。工总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张兴胜副处长判断,随着外资银行陆续开展人民币业务,竞争力不断增强,其税收收入会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并成为税收新增长点。 而央行最新披露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在北京外资银行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在竞争力排序中前12名全都是外资银行。 上海:对中资渐已构成威胁 在上海,情形更是如此。 “当前在沪外资银行机构的网点和员工数量进一步增加,各项业务规模增速加快,与中资金融机构的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人民币业务资金自给率的提高更使其竞争实力逐渐增强。”上海银监局局长王华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沪外资银行已呈现出超常规发展的态势。 有迹象表明,沪上外资银行在优质客户和高端市场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已经开始进入收获期。 上海银监局的一份报告认为,外资银行在产品开发、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等方面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中资银行的比较优势则在于本土化和发达的分支机构网络。 根据上海银监局的分析,与开放初期相比,在上海的外资银行资金安排正日趋合理,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和长期资金的运用比例正逐步提高。 而人民币业务对上海外资银行的利润贡献正稳步提高,现已成为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的重要利润来源。 “由于利差较大,人民币业务的利润率高于外币业务,所以外资银行普遍对人民币业务青睐有加。”东亚银行上海分行一位高管直言不讳,当前,困扰外资银行多年的人民币业务结构也得到了改善,部分大银行已经基本实现人民币资金自给,不但可以给境内机构发放人民币贷款,还可以利用剩余资金投资债券。 另外,沪上外资银行的新设机构也延续了2004年快速增长的势头,一季度内又新设12家,使代表处总数首次超过百家。 “东亚银行未来几年内将以每年3、4家分支机构的速度加紧在内地布局,内地分行会越来越多,投资也会越来越大。”东亚银行总经理兼中国业务总部主管余学强告诉记者。 外资银行的“战略”优势 在全国范围内,外资银行的高速扩张并不比上海、北京逊色多少,除了以深圳和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外,它们也开始在西部和东北地区设立机构,开拓市场。 “外资银行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亚行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认为,外资银行在中国银行业里所占比例不到2%,而在国际上,发展中国家外资银行占30%,转型中国家外资银行则占整个银行业的一半左右。 他预测,目前国内大量存款都主要集中在国有银行,随着银行业全面开放,或许会有三分之一存款转入外资银行,这势必会造成国有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而人大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则分析,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规定,2007年初,人民币业务将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为此,外资银行必须加快在中国的布局,为其全面开展业务做好充分的准备。 他进一步表示,“狼”真的来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中资银行将会无所作为,因为中资银行同样具有外资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在本土化与网点等方面,外资银行是不可能与其竞争的,另外从银行定位来看,两者更多的只是错位竞争和互补合作。 众多外资银行高层也向记者阐明了这样一种观点。汇丰银行驻中国总部发言人张丹丹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说,外资的进入是有选择的,而且各银行都不一样,真正有优势的是它们的强项,也就是中资银行的弱项。 她进一步解释,在外币业务上,外资银行仍有全球网络、金融产品、经验丰富的员工及管理层的优势,另外,在人民币业务上,中外资的差距也开始缩小,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开始涉足人民币业务。 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何德旭对此表示认同。据他研究,外资银行将主攻四大领域:其一,住房按揭业务,外资在中国炒房主要是依靠外资银行;其二,信用卡业务,虽然目前对外资银行信用卡管理办法还未出台,但已有花旗与浦发银行合作以采取“联营卡”的方式避开这一限制;其三,高端客户理财,外资银行将着重进行品牌营销、市场细分,逐步向国内投资者推介海外分行产品;其四,锁定优质的中小企业,其最有可能从由国外投资的却是国内“户口”的中小企业入手。 “外资银行的优势不在资源,而是在战略上,其布局主要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三个地区,在这里可以获得最丰厚的利润,而且加强与中资的合作,比如利用它的网点为我所用。”东亚银行北京分行行长吴志强如是说。 但是,外资银行的“短板”也十分明显。 近日,上海银监局局长王华庆指出,在沪外资银行的风险隐患已开始显现,随着网点和业务规模迅速扩大,外资银行面临的各类风险正在日益上升,其风险隐患主要包括:本土化过程中的信用风险、业务扩张中积累的操作风险、头寸管理和人民币资金管理的风险等。 汤敏告诫,现实来说,中资银行的竞争力不如外资银行,因此在开放的前夜,中资银行要进行“恶补”,增强在产品开发、综合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同时更应该抓紧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中证网)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