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紫江企业董事长李彧:10送3是“极限”方案 2005-05-11 08:45
实习记者 李良 “10送3,这已经是非流通股东所能承受的极限了。”刚刚开完董事会的紫江企业董事长李彧略显疲惫地告诉记者:“董事会已经通过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具体方案。流通股股东每10股将从非流通股处获赠3股,按照当前公司的股本结构,非流通股股东将支付的股份总数为17899万股。” 作为此次股权分置改革的四家试点公司之一,紫江企业昨天召开董事会,审议了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与此前坊间流传“10送2”方案不同的是,紫江企业采用了“10送3”的方案,这意味着,紫江企业非流通股东送出的股份比传言整整多了5966.2万股。 方案曲折出炉 虽然成为了全国关注的焦点,但紫江企业的办公区里却平静如昔,这是记者昨日赶到紫江企业后最明显的感觉。12:30,紫江企业的董事们进入会议室,下午1:30左右,董事会结束,整个会议时间不到一个小时。紫江企业的创始人沈雯参加了会议,但中途便离开了会场。虽然身在会场外,记者仍然听到了董事们间或的争论声,不过,这似乎并不影响这份方案在董事会上全票通过。 会后,李彧向记者坦称,紫江企业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出炉是一个不断协商的过程,由于股权分置改革牵扯众多利益方,方案的制定并非一帆风顺。 在紫江企业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高军的办公室里,两部电话的铃声此起彼伏。“这都是投资者打过来的,询问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事情。”高军告诉记者。“自从公司成为改革试点的消息公布后,这两部电话就没有停过。不仅如此,很多投资者还发传真、发E-MAIL给公司,表达他们对股权分置的看法,有些投资者还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投资者的高度关注影响着公司的决策。“针对流通股东的意见,紫江企业对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做了相应调整,这个调整的结果是非流通股东的进一步让利。”李彧向记者表示。李彧透露,非流通股东们对股权分置改革的方案本来就存在一定的分歧,后来经过多方协商,最终才达成一致。而为了使流通股东的利益也得到充分保护,在征集流通股东的意见后,非流通股东再度经过协商,最终达成了现在“10送3”的方案。 大股东两份承诺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天面世的方案中,紫江企业大股东紫江集团在方案中做出了两份承诺,成为本次方案中的一大亮点。 紫江集团承诺,其持有的紫江企业非流通股股份获得上市流通权后,在12个月锁定期期满后的36个月内,挂牌交易出售股份数量将不超过紫江企业股份总数的10%,这比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延长了12个月。此外,紫江集团还承诺,12个月锁定期期满后的12个月内,挂牌交易出售的股份价格不低于3.08元,这是紫江企业2005年4月29日前30个交易日收盘价平均价格的110%。 “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这部分股权流通为市场带来的压力。”李彧表示,“而且即便到时候股价超过了3.08元,紫江集团也未必会售出其所持有的股份。紫江集团的这些承诺,反映出其对紫江企业长期发展的信心,也有利于维护流通股东的利益。” 李彧并不掩饰其对推动此次股权分置改革的热心。他认为,作为一家正处于快速发展期的行业龙头企业与民营企业,股权分置改革将对紫江企业的运行机制、发展模式、股东关系以及股东行为、公司治理等诸多方案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不仅可以消除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也有利于通过资本市场对企业进行定价和评估管理层的业绩,以及实施期权等管理层激励方式。李彧笑言:“作为经营管理者,我们也愿意看到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如果实施股票期权等激励措施,我们的利益也和公司的发展绑在了一起。” 成败在此一举 “10送3”的方案和紫江集团的承诺,在李彧看来,应该得到流通股东的认可。“我认为这个方案将使流通股东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李彧称,“实施该方案后,在公司总股本不变,业绩不被摊薄的前提下,流通股股东的投资成本将下降,投资风险降低,而股息收益率却将有所提高。” 而这个“10送3”的方案也是紫江企业非流通股东所能承受的极限。李彧告诉记者,非流通股东原本是希望在“10送2”以内解决股权分置改革问题,几经协商方才就新方案达成一致。虽然没有支付现金对价,如果按照紫江企业2004年末净资产计算,非流通股东此次支付的对价将价值3.35亿元。 参与紫江企业股权分置改革的国信证券某保荐人也证实了这一点。“非流通股股东最终做出的让利举动也是他们所能接受的最大让利程度。如果方案最后未能通过股东大会的审议,那么公司可能放弃股权分置改革的试点。”该保荐人称。 这意味着紫江企业此次股权分置改革的底牌已经尽出,成败在此一举。但无论是李彧、高军还是保荐人,对该方案获得通过都抱有乐观态度。“从目前沟通的情况来看,机构投资者是满意的。”李彧向记者表示。而保荐人则称,不出意外的话,方案将会在股东大会上获得通过。 “下一步紫江企业将展开一系列的与流通股东沟通的活动,包括采取一对一的沟通。这种沟通不设门槛,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中小股东,哪怕你只有100股,只要愿意,你都可以和公司进行沟通,充分发表你的意见。”该保荐人微笑着表示。(中证网)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