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飞乐股份:艰难的微笑 2005-04-25 08:53
已无“家当”可卖,投资收益减少,应收账款危机,对外担保隐患,飞乐股份在2005年的避亏游戏中还有胜算吗? 凭借出售飞乐音响(600651)股权,飞乐股份(600654)在2004年又一次与亏损擦肩而过,而这已经是飞乐股份连续第4年凭借出售飞乐音响股权而让实际已经亏损的业绩转危为安。但在将飞乐音响这棵“摇钱树”卖光之后,飞乐股份将直面亏损的压力。 危机源头一:投资收益 2004年飞乐股份实现净利润3304.55万元,比2003年增长53%。而公司利润的增长,主要源自公司出售飞乐音响股票获得的6423万元收益。而从2001年至今,出售飞乐音响获得的投资收益一直是飞乐股份避亏的法宝。 2001年飞乐股份的净利润为7805.02万元,而当年公司出售飞乐音响获得的收益达8976万元;2002年飞乐股份的净利润为1530.85万元,而其中出售飞乐音响获得的收益达2964万元;2003年飞乐股份的净利润为2159.71万元,其中出售飞乐音响获得的收益达3663万元。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若没有了出售飞乐音响的收益,飞乐股份恐怕早已经连续4年亏损。 卖光了飞乐音响股权之后,飞乐股份想要在2005年继续保持不亏已经很难。而实际上,近些年来在飞乐股份的利润之中,还有另外一项重要的投资收益。从2001年至2004年,飞乐股份的投资收益分别高达1.32亿元、4429.2万元、8495万元和1.22亿元,其中除出售飞乐音响股权获得的投资收益外,主要是公司控股42%股份的上海三联汽车线束有限公司(下称三联线束)为公司贡献的投资收益。 虽然三联线束的注册资本仅有2160.4万元,但其从2001年-2004年为飞乐股份贡献的投资收益分别高达4816.6万元、2545.4万元、4665万元和4351万元,共计1.64亿元,这与飞乐股份出售飞乐音响股权获得的投资收益不相上下。 2004年三联线束的净利润为1.04亿元,而三联线束的利润主要来自对上海德尔福派克电子有限公司(下称德尔福)20%的股权投资。由此不难看出,实际上目前支撑飞乐股份业绩的是公司通过三联线束间接持有的德尔福股权。然而由于是间接持股,且持股比例实际仅有8.4%,因此此项收益来源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德尔福业绩的波动将会对飞乐股份的业绩造成较大的冲击。 德尔福的主营业务是生产汽车动力分配系统和信号传输系统产品,属汽配行业。而从已经公布年报的汽车类上市公司的业绩来看,目前国内汽车市场整体销售情况欠佳,江铃汽车(000550)、长安汽车(000625)、安凯客车(000868)、星马汽车(600375)、东风汽车(600006)等的业绩都出现了明显下降,上海汽车(600104)也预计2005年一季度业绩将大幅下降。汽车行业的不景气,必然会对汽配行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实际上,三联线束2004年的净利润已经比2003年下降了近7%。 没有了飞乐音响的投资收益,三联线束的业绩又受到了行业的负面影响,飞乐股份的2005年难言乐观。 危机源头二:应收款项 除出售飞乐音响和参股三联线束获得的投资收益之外,飞乐股份在2004年还凭借将以前年度已经计提的各项减值准备转回获得了1493.34万元的收益,而飞乐股份的这种转回非常令人担心,因为目前公司对应收款项等计提的坏账准备明显偏少,其中隐藏的风险极大。 目前,飞乐股份对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无论账龄长短,一律按5%的比例计提坏账准备。若公司的应收款项账龄较短,这样的计提方式无可厚非,关键问题是在目前飞乐股份的应收款项中,存在较大金额的超长账龄应收款项。 飞乐股份2004年年报显示,截至2004年12月31日,公司的应收账款合计3.24亿元,飞乐股份除了对其中的1018.1万元计提了1000万元的个别坏账准备外,对其余的3.14亿元仅仅按5%的比例计提了1570.3万元的坏账准备。 在飞乐股份这3.14亿元的应收账款之中,其中账龄在1年之内的为1.93万元,1-2年的3043.84万元,2-3年的1716.97万元,3年以上的7346.8万元。而目前在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中,对应收款项计提比例的最低平均标准一般为1年以内的计提1%,1-2年的计提5%,2-3年的计提20%,3年以上的计提50%以上,若按此标准,那么飞乐股份的3.14亿元应收账款至少应计提4361万元以上的坏账准备。而实际上,飞乐股份应该计提的坏账绝不仅4361万元。 据飞乐股份历年的年报显示,公司在2001年时将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划分为3-5年的应收账款4970.7万元,5年以上的应收账款1965.1万元;公司2002年时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7371.54万元;公司2003年时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7632.59万元,由于公司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从2001年以来一直有增无减,而此期间公司2-3年的应收账款数量一直较低,据此可以判断,在飞乐股份目前的7346.8万元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中,包含着大量账龄在6-8年甚至8年以上的款项,而这样的应收账款收回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风险极大,应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飞乐股份的其他应收款同样存在少计提的问题。截至2004年12月31日,飞乐股份的其他应收款达1.41亿元之多,公司对其中3719.47万元的3年以上的其他应收款仅仅计提了185.97万元的坏账准备,而这些其他应收款的账龄已经久远。如在飞乐股份的其他应收款之中有一笔4258.27万元的款项为再就业中心所欠,而再就业中心对飞乐股份的欠款在1997年之前就已经出现。 近年来刻意降低计提准备,而最终采取一次亏个够的上市公司比比皆是,如ST轻骑(600698)、四川长虹(600839)等都是如法炮制,最终一亏惊人。飞乐股份是否会重演这一幕,着实令人担忧。 危机源头三:担保圈 巨额的对外担保同样是飞乐股份目前面临的一大隐患。截至2004年12月31日,飞乐股份对外担保金额高达5.27亿元,其中为广电电子(600602)、广电信息(600637)、华源股份(600094)、复旦复华(600624)等4家上市公司提供的担保分别高达1亿元、1.20亿元、1.98亿元和5000万元。虽然这4家公司为上市公司,担保风险较小,但目前这4家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额同样巨大,且已经与数十家公司形成了具有“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担保圈。 如截至2004年年末,复旦复华和广电信息的担保总额分别达到了3.88亿元和6.38亿元,广电电子和华源股份的担保总额则分别达到了5.99亿元和22.63亿元,且分别存在2.37亿元和8.69亿元的违规担保。 多重危机之下,飞乐股份在2005年还会幸运地逃过亏损吗?(张彤/证券市场周刊)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