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油价发高烧 航空股打冷战 2005-03-16 08:54
记者 黄俊峰 上海报道 油价发高烧,航空股打冷战。在国际油价逼近55美元大关以及发改委即将发文上调航油价格的传闻影响下,昨日航空股股价大跳水:上海航空大跌8.04%,东方航空跌幅达5.31%,南方航空和海南航空分别下跌3.76%和3.65%,山航B则下跌5.14%。在航空股及中国石化、长江电力等权重股股价下跌的牵引下,昨日上证综指、深成指分别下跌1.88%和1.57%,上证50指数的跌幅更是高达1.94%。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家航空公司高管透露:“中石化和中石油已将航油出厂价每吨提高了630元,但目前航空公司还没有接到通知。不过,按照程序国家发改委近期会正式发文上调国内航油价格,这是航空股集体暴跌的主要原因。”中国石化董秘局有关人士则表示,对航油出厂价已提高并不知情。发改委有关人士亦未对近期是否提高航油价格发表看法。 去年3月,发改委将航油价格调高到3300元/吨,5月再次上调至3790元/吨,8月又调至4190元/吨这一历史最高水平并维持至今,这几次调价每次的上调幅度都在10%左右。 华夏证券航空行业研究员王磊认为,这次油价上调已经滞后了,估计调整的幅度会比较大,至少不低于10%。也就是说,航油价格将创记录地升至每吨4500元以上。只有打破航油供应的垄断现状,才能有效化解航空公司所面临的油价上涨风险。 油价总是来惹祸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我国所需航油一半由中石化、中石油生产供应,另一半依赖进口。进口部分由中航油集团统一收购供应,属于垄断经营,因此航油价格向来高于世界均价。 由于航油成本占国内航空公司主营成本的30%左右,因此航油价格的波动将直接影响到航空公司的收益水平。据天相投资分析,2003年航油价格波动1%时,南航、东航和上航的净利润所受到的影响分别为3259万元、2588万元和665万元。 昨日航空股的市场表现几乎就是去年9月29日该类股票集体大幅下挫的翻版。当时的背景是国际油价飙升,发改委计划10月再次上调航油价格。9月29日,上海航空几乎跌停,南方航空和东方航空的跌幅分别达6.64%和4.11%。各大航空公司对发改委一年之内连续大幅提高航油定价反应非常强烈,纷纷上书诉说不能承受航油价格上调之重。发改委考虑再三,最终放弃了在2004年第四次上调航油价格的打算。 不过该来的还是会来,被推迟的航油价格调整在最近国际原油价格再次暴涨之际又被提上议事日程。鉴于油价上涨因素,日前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SFB)大幅调低了中资航空公司未来两年的盈利预期。该机构表示,已经将今明两年的航空燃油的预测价格由每桶42美元和38美元,分别上调至50美元和43美元。由于中国的航空公司更容易受油价波动制约,因此大幅下调了南航、东航、国航今明两年的盈利预测。CSFB将东航今明两年的净利润预测分别大幅下调40%和26%至5.23亿元和7.81亿元,南航今明两年的净利润预测分别下调36%和30%至7.19亿元和10.23亿元,国航的净利润预测分别下调18%和7%至23.74亿元和29.98亿元。 远水难解近渴 航油价格将上调将那些曾沉浸在人民币升值预期这一喜悦中的航空公司拉回到现实中来。一家航空公司负责人发牢骚说:“再提高油价,我们还怎么活?如果股价暴跌能够阻止航油调价,我希望股价再低些。” 今年“两会”期间,人民币是否升值成为热点话题之一。对此,上海航空公司董秘徐骏民心头暗喜。他说:“如果人民币升值预期变为现实,将意味着持有大量外债的航空公司会获得巨额的汇兑收益。”众所周知,我国航空公司因大量购买飞机而拥有较大的外汇债务。 目前,南方航空、东方航空、上海航空都是基金重仓股,包括部分QFII在内的机构也都积极介入航空股,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于这些机构认为今后人民币会升值。研究表明,在人民币升值1%的前提下,升值所导致的一次性汇兑损益,可为东方航空、南方航空、上海航空的每股收益贡献约0.03元;在升值5%的条件下,可为每股收益贡献0.12元;当升值幅度增至10%时,对每股收益的贡献约为0.26元。 由此可见,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航空股的估值水平被调高了。然而,预期并不是现实。人民币升值预期的“远水”,解不了油价持续上涨给航空公司造成的“近渴”。华夏证券研究员王磊指出,如何打破航油供应的垄断现状,是摆在有关主管部门和航空公司面前的一个不得不去解决的课题。 国际油价逼近55美元 记者 陈晓刚 本周一,国际油价在大幅波动后继续走高。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价格升至每桶54.95美元,当日涨幅达到0.96%;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北海布伦特原油4月份期货价格每桶收于53.66美元,涨幅达到1.05%。 本周三,新一轮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将在伊朗伊斯法罕举行。此前市场一直预期,欧佩克各成员国已就维持原有产量配额不变达成一致,但沙特石油和矿产资源大臣纳伊米周一突然表示说,沙特希望欧佩克能将目前2700万桶原油日产限额再提高50万桶。这一消息公布后,纽约、伦敦市场油价一度下跌1.67%和1.21%。不过,市场随后意识到,沙特的提议不足以改变市场现有的供需关系,油价随即回稳并重新上扬。市场人士认为,今年原油供应趋紧趋势尚未发生改变,长期来看油价可能会居高不下。 油价再次强势上扬 后市走势预测有分歧 记者 王维波 近期,国际油价再次强势上扬。对于今后油价的走势,业内分析人士的看法存在分歧。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的专家认为,随着北半球冬季的过去和夏季尚未来临,市场需求会有所下降,而欧佩克增产的可能也大大增加,因此今后一两个月内,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将会有所回落。但从目前看,国际石油市场大的格局不会发生变化,石油泡沫也不会很快破灭。 银河证券研究员李国洪则指出,预测石油价格走势关键是要把握两大因素,即拥有国际石油储量65%份额的中东地区局势和占世界消费量40%的美国需求的变化。从这两方面来判断,近期国际油价应继续在高位振荡。第一证券研究员斐力军表示,石油不是一般的商品,不能简单地用供求关系来分析其价格走势。廉价原油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未来的油价将处于相对高位。国信证券研究员林田测算后认为,预计2005年-2006年,世界石油供应状况仍不能显著改善,石油投机行为将继续大行其道。(中证网)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