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中集集团发表声明回应质疑 2005-02-16 08:43
□记者 陈赋斌 深圳报道 2月14日下午,中集集团(000039)在深圳约见主要证券新闻媒体记者,就2月4日某月刊及其网站刊发的质疑文章《七问中集》一事发表声明,认为文章作者对行业背景和商业运作及公司业务缺乏基本了解。 中集集团强调,公司集装箱的销售价格和成本是完全真实和正常的。公司董事会秘书于玉群表示,2004年上半年中集集团准确把握住了市场趋势,采取了正确的经营策略,接获订单价格大大高于竞争对手。同时,与竞争对手相比,中集集团高端产品的比重较大,平均价格自然较高。另外,由于中集集团集装箱生产经营的规模效应和灵活的原材料采购策略,钢材的成本水平远低于市场价格水平。 据介绍,海关统计的计量单位“个”,既包括20呎也包括40呎以及其他尺寸的集装箱,而这两种口径计算的集装箱单价不具有可比性。TEU也称标准箱,是20英尺当量单位(Twenty Feet Equivalent Unit),是集装箱数量统计单位,不反映不同箱型之间价格和成本比例关系,所以按TEU计算的集装箱单价是不存在的,一个40英尺的集装箱在数量上统计为2TEU,但其价格并不是2个20英尺集装箱的价格。 中集集团指出,文章把深圳海关集装箱出口统计量等同于中集集团在华南地区的出口量,但实际上华南地区并非仅仅只有深圳海关。 就财务费用问题,于玉群解释说,中集于2003年末的增发A股,对于2004年上半年财务费用降低具有较大帮助;另外,中集的企业规模以及国际化经营能力,使中集能够不断争取到更低利率的贷款,同时中集集团的短期借款能够做到“随借随还”,具备了适时应变的结构调整能力,所以较强的的资金管理能力也使财务费用得到良好控制。 对于保修金提而无用的质疑,公司方面认为,客户因产品质量等问题而索赔的风险始终是存在的,而且是按批量发生的,一旦发生,可能面临的风险是很大的,出于稳健原则,公司必须提取保修金。 关于少数股东权益增幅明显落后于利润总额问题,有研究人员指出,这一现象并非中集集团独有。一些公司在具备了较强业务经营管理能力时,引进少数股东,通过承包经营的方式形成合作伙伴关系。承包经营的特点就是承包方承担更大的风险,同时也可能获得相应的收益增长。少数股东则承担较小风险,获得相对稳定的固定收益。 于玉群最后表示,对于文章公开在媒体和网络上发布所可能对公司带来的一切损失和后果,中集集团将保留追究相关主体和责任人的法律责任的权利。(中证网)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