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沪深证券交易所的要求,2月1日和1月31日分别是沪深两地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修正公告披露的最后期限,上市公司2004年度业绩预告将在今日正式落下帷幕。根据Wind资讯统计,包括今天赶上业绩预告"末班车"的双鹤药业等公司,沪深两市共有570家公司通过2004年三季度报告或者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对2004年全年业绩进行了预告,占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总数的41.39%。
570家发布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中,预增230家,扭亏93家,预减81家,亏损145家,续盈即业绩同比变动不大16家,业绩尚不确定或有其他情况的5家。其中,预增和扭亏的上市公司共323家,占比过半,业绩预告总体情况喜大于忧。从行业分布来看,预增公司仍主要分布在煤炭、电力、石化、钢铁、有色金属、机械设备等行业。如石化、机械设备行业都有10多家公司预计业绩将出现100%以上的增长;发布业绩预告的13家煤炭采掘业公司全部预计同比大幅增长;钢铁、有色金属业更是全面开花。在煤电油运等上游资源类行业持续景气的同时,其他行业表现苦乐不均,亏损及业绩下滑公司在纺织服装、建材等多个行业分布广泛。
相比往年,沪深交易所对上市公司2004年报业绩预告设定了明确的披露期限。最后期限将至,业绩预告披露也进入又一个高峰期。1月24日至今的一周内,共有179家公司集中发布了业绩预告修正公告。而近期在长江电力、中国石化等绩优蓝筹发布亮眼预告的同时,众多公司的业绩"地雷"也频频引爆。
因受高管被拘、委托理财纠纷等突发事件影响而导致全年业绩大"变脸"成为此次业绩预告的突出特点。1月19日,开开实业披露原总经理张晨涉及经济案件,10天后的29日公司即因张晨事件发布预亏公告,同样受高管涉案影响而预计全年业绩亏损的还有东北高速、第一投资等多家公司。北亚集团2004年度首亏则是因为大鹏证券被清算可能导致的股权投资损失。
宏观调控、原材料涨价在此次业绩预告中被提及的频率极高,部分受这些因素影响明显的行业表现出整体性的景气下滑。(上海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