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2005年 纺织行业将遭遇“地震年”

    2005-01-06 09:16




    (2005年1月5日 10:59)
      纺织品加征出口税已成定局,业内人士预测: 2005年将会是纺织行业的“地震年。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日前对外透露,国内将对部分纺织品加征出口关税。这个消息对广大纺织厂商是个意外,这使得他们心里惶惶然。
      
      沈建军是浙江一家主要生产全棉制品的民营企业的副总,和许多生产中低档的纺织产品的中国生产商一样,低廉的出口价格一直是他们占据国际市场的法宝。而现在,加征纺织品出口税可能意味着这个尚方宝剑就要被收回了。沈建军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他正在焦急地等待纺织品出口税细则的出台。
      
      纺织品政策大转变从出口退税到加征出口关税,中国政府对纺织品外贸的态度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弯。
      
      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加征出口税一事,早有迹象。
      
      2003年1月1日,国家取消了对所有纺织服装产品的贴息。
      
      同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议,这是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有关出口退税政策的最大一次改革。其中,多数纺织品的退税率由原先的17%降为13%,原来13%的下降到11%,下调幅度超过平均降幅。
      
      而到明年,更大的变化将要发生。长达40年的配额制将于2005年1月1日取消,并且政府同时还将有意对部分纺织品加征出口税。
      
      可以预见的是,2005年将会是纺织行业的“地震年”。
      
      “征税只是一种‘方法’,当然这种想法也许不错。这可能是中国政府迫于无奈的权宜之策。”上海华源世贸股份有限公司的经理金嘱临猜测。
      
      记者了解到,这种猜测在很多生产商和出口商之间广泛存在。
      
      一个业内普遍的看法是,入世之初,国内的纺织品行业曾经将之视为行业的一个新纪元的来临,但是现在看来,越来越发现当初的乐观为时过早。
      
      据有关专家分析,从国际形势来看,针对中国纺织品贸易的保护主义势力抬头。进口国家有关部门不断制定出相应措施来限制进口中国的纺织服装进入本国。中国政府赶在配额制取消前出台出口关税的政策不得不让人怀疑有些被迫的成分,而这种压力可能来自美国。据报道,明年纺织品配额取消后,美国方面为保护本国利益,已开始启动一些特保措施。“也许这次加征关税带有象征性,只是表明了中国政府的一种资态。”金嘱临认为自己的这种猜测可能比较接近真相。
      
      在她看来,如果此次税率不高的话,对纺织品生产商和出口商不会造成实质性的压力,那么这个政策可能只是中国政府审时度势的权宜之策。
      
      “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是个很好的指导,但是对我们来说,目前只是努力的方向。”虽然国家提倡增加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但是对企业来说这并不是短期之间能达到的目标。青岛某外商独资企业的经理于先生对国家的这一政策表示无奈。
      
      加征出口关税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更甚,国家政策紧紧掐住了他们的生命线。浙江美欣达集团的副总沈建军证实,这一政策对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明年1月1日起取消纺织品配额当然是个好消息。但是如果出台的关税税率过高的话,取消配额所增加的产品利润可能还不足以抵冲出口关税的征收额。
      
      就纺织品的业务来说,四十几天是一个周期。春季前的订单已经握在了许多纺织品生产商的手中。“如果税率较高的话,出口价格会有较大的增长。已经谈好的合同,想要再谈判真的是很困难。”金嘱临说。
      
      另外,海关的操作目前也不明朗。以前出口商只需提前一天报关即可。
      
      但是出口关税的加征无疑会延长报关时间,对讲求商品流通速度的进出口业来说,耽误交货期会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
      
      纺织行会喜忧参半明年1月1日起取消配额制,中国纺织品出口可能会出现一个大幅度的增长,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业部副主任孙海滨认为,加征出口关税是中国政府对纺织品出口的控制。
      
      与孙海滨的观点相同,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的曹新宇也认为,加征出口关税表明了中国政府对稳定外贸出口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一直以来,中国纺织品的出口是与两个名词联系在一起的,一是“廉价”,另一则是“倾销”。
      
      正如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所言:中国不能毫无节制地进行低价出口,这不仅会冲垮别国的纺织品行业,对本国的纺织品行业也毫无裨益,廉价倾销是损人不利己的。
      
      出口关税的加征也许有望改变中国纺织品的国际形象。
      
      “假如出口关税能够起到控制低价量大的纺织品出口的作用的话,那么对纺织品行业来说,这一政策将是受欢迎的。”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业部副主任孙海滨对出口关税的征收相对是比较乐观的。
      
      目前出口关税的征税方式尚未可知,孙海滨希望这笔税收可以返还给纺织品行业用于提升行业的实力。“因为技术进步,产品开发和品牌的推广需要大笔的资金,而这些工作对纺织行业很重要。”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的副会长曹新宇认为,中国政府的这一举措是给了国际市场一个新的信号。但这个政策将带来怎样的效果,还要看欧美国家是否买账。
      
      美国制造业贸易行动联合会的奥基·坦蒂洛(AuggieTantillo)表示,尽管中国政府将自行征收关税,但中国企业仍有能力削弱美国的价格。该联合会已提交了10多起要求限制中国纺织品出口的“保护性”措施。他表示,美国企业将努力争取实施新配额制度。
      
      另一方面,这个政策究竟将于何时实施,目前也无法确定。由于商务部没有征税的权力,这项政策虽然出自于商务部,但最终的决定权还在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
      
      “商务部只有决定政策的权力,这一政策要具有实施的效力还需要向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报批;除非国务院已经授权给商务部,但在实践中这种情况几乎不存在。”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锡锌说。
      
      链接我国将对“七大类纺织品”加征出口税据海关总署最新信息,从2005年1月1日起到2007年12月31日止,我国将对出口的外衣、裙子、衬衫、裤子、睡衣、内衣等7大类33个敏感类别的148个服装税号,采取从量计征方式加征出口关税的过渡性临时措施。
      
      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负责人介绍说,在征收税率上充分考虑了企业的承受能力,在征税计算简便的前提下,合理设定税率结构,对不同价格的出口产品设立不同的税负。对以件(套、条)为计量单位的商品,价格相对较高的,税率定为0.3元/件(套、条),价格相对较低的,税率定为0.2元/件(套、条);以重量为计量单位的商品,税率定为0.5元/千克。经测算,平均税负水平为1.3%。
      
      这位负责人说,这种税率结构对质次价廉的商品压力较大,对质优价高的商品压力较小,能达到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税负相对较低、低附加值产品出口税负相对较高的效果,从而鼓励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以实现优化我国纺织品出口结构的目的。同时,为保证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简化税制,将对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采取同等课税政策,对一般贸易、边境小额贸易、易货贸易等9种监管方式下征收出口关税。
      
      这位负责人指出,作为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手段,关税具有透明度高、公正、公平的优点,可以发挥税收的调节功能,促进结构优化。我国主动征收出口税,通过完善关税结构,优化税率,可以促进有效竞争,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推动纺织业出口增长方式转变,加速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和加强本国纺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保持纺织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出口价格,尽量避免出口量增价跌的现象。同时,也有利于消除一些国家的疑虑,创造自由、宽松的良好贸易环境。
    选稿:赵小磊  来源:中国贸易报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1,964,245, 栏目计数: 6,144,837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