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五家上市银行:压力之下仍具投资价值 2004-11-05 08:22
盈利稳步增长,资产收益水平提高; 利息收入比重大,贷款增量继续回落; 中长期贷款增速迅猛,部分银行存在期限不匹配的问题; 再融资和大银行上市的压力无法回避; 加息将使上市银行利差继续扩大; 市盈率已到历史低点。 (一) 截至10月30日,五家上市银行都已经公布了第三季度报表,总体看,前三季度,五家上市银行的净利润都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的净利润增长速度最快,超过或者接近50%。在总资产收益率上,除了华夏银行外,其他四家上市银行的总资产收益率都有所提高;在净资产收益率上,除民生银行由于可转债转股而稍有下降外,其他上市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也都比去年同期提高,其中招商银行前三季度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都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水平,业绩增长的质量最高。 (二) 利息收入继续主导上市银行的营业收入。前三季度利息收入占招商和浦发这两家绩优上市银行营业收入的85%,而手续费等中间业务收入虽有较大增长,但赶不上利息的增速,这显示上市银行增长模式仍然没有摆脱中国银行业的普遍模式。特别是去年以来到今年一季度发放的贷款增速最快,且这部分贷款由于发放时间不长,其中的不良贷款还没有充分暴露,对今年利润的贡献程度也最大。 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全国各商业银行的贷款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上市银行作为资产扩张最为迅速的群体,受宏观政策的影响也相对较大。招商银行贷款的季度环比增量从一季度的268.77亿元下降到二季度的93.46亿元和三季度的138.9亿元;民生银行的季度贷款增量从一季度的307亿元下降到二季度的171亿元和三季度的154亿元,贷款迅速增长的势头受到遏制。 (三) 在各类贷款中,中长期贷款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短期贷款、贸易融资和票据贴现,同时部分上市银行中长期贷款数量激增的速度超过了长期存款等中长期负债的增长速度。上市银行中除了浦发银行的长期存款余额高于中长期贷款余额,在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上保持流动性正缺口,华夏银行中长期存贷款大体相当以外,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都已经面临较严重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的问题。虽然这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或者已经通过次级债务的发行得到缓解,但鉴于次级债务的资金成本较高,未来吸收长期存款等低成本长期资金来源仍是这些上市银行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 9月25日,华夏银行发布公告,拟增发不超过8.4亿股A股,募集资金不超过55亿元人民币用于补充公司核心资本。增发的消息引起市场的强烈反响,也拖累整个银行股板块持续向下调整。鉴于未来一段时间,除华夏外,浦发,招商、民生和深发展都会以增发、配股、H股和可转债等不同形式实施再融资,因此对银行股的股价会形成一定潜在压力。再者,交行“A+H”的IPO方案公布后,银行股随即呈现连续单边下挫的走势,在9月24日到10月21日的15个交易日内,银行股价格平均下跌了20.08%。预计交行上市后短期内会受到市场的追捧,现有银行股将面临市场资金流向此消彼长对其股价造成的巨大冲击,出现较大幅度波动亦属正常。 (五) 央行此次加息的一个特点是长期存款和长期储蓄存款的利率上调幅度较大,而这些资金来源在上市银行的负债中比例较低,上市银行倚重的活期存款利率没有变动,资金成本的上升对于上市银行而言有限。而贷款基准利率的提高和上浮区间限制的取消将推动银行收益的提高。加息因素在上市银行今年的业绩中不会有大的反映,但明年开始,利差扩大的有利因素可以得到较正面的体现。 (六) 从市盈率的角度来看,业绩较好的招商、浦发和民生银行目前的市盈率水平实际上是偏低的,根据对这三家银行今年盈利的预测,其动态市盈利水平都在19倍以下,民生银行甚至不到15倍,可以说已经进入了一个风险相对很小的区间。银行股经过前阶段的深度调整,股价被进一步拉下的空间有限。(华夏证券佘闵华/金融时报)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