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周边市场 >> 汇金·国债·基金·港台 >> 公开信息
金鹰基金生存报告 2004-10-09 10:01
世纪证券天价收购 刘永好失手? 与两年前雄心勃勃豪情万丈的气势相比,金鹰,这家中国目前最典型的小基金公司到了十字路口。 投入憧憬中的基金业资金千万,两年下来,不仅颗粒无收,而且股东资本损失近半,这不能不让广州证券或者说越秀集团心头不快:或许走才是上策。 两年回报为负 大股东走为上 广州,珠江河畔风景如画,江湾商业中心四星级酒店的22楼,外界很少人知道,这里或许不久将更换新的主人。 今年以来,广州业界就一直风传金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鹰”)的发起人、第一大股东广州证券准备将自己一手孕育的金鹰卖掉的消息,而记者近日获得多方证实,迄今为止已有多个买家前往洽谈,并且谈判已经接近尾声。 据悉,广州证券萌生去意已久。 金鹰实际上成立才不到两年。2002年8月,金鹰获准筹建,是自律制度下证监会批准设立的首批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公司股东包括广州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南方希望有限公司、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有40%、20%、20%和20%的股份。2002年12月25日金鹰获准开业。 金鹰的大部分中高层都来自和它有“血缘关系”的广州证券。吴张,金鹰的董事长,同时也是香港越秀财务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广州证券的董事长。金鹰总经理林金腾,以前是广州证券公司基金总部总经理。 广州证券成立于1988年,原为广州市人民银行全资附属机构,是我国首批专业证券公司之一。1997年广州越秀集团入主广州证券,越秀集团成为广州证券的控制人。因此,实际上金鹰的最终控制人是越秀集团。 越秀集团是广州在香港上市的窗口企业,越秀集团当初决定让广州证券发起设立金鹰基金,一方面是希望完善集团在金融领域的投资,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金鹰能对集团贡献部分利润。 但通过广州证券设立金鹰两年下来,越秀集团不仅没看到利润,投入金鹰的注册资本金反而越来越少。 “越秀方面对金鹰的经营状况相当不满。”这是广州证券为何卖掉金鹰一个非常有理由的说法。 金鹰成立时的注册资本是1亿元,广州证券出资4000万元,其余三家公司出资2000万元。广州有关人士表示,在去年年底,金鹰的财务报表非常难看,收入只有1000多万,但成本就达4000多万,公司严重入不敷出。 参股股东之一的上市公司美的电器(000527.SZ)董事会办公室对金鹰的亏损也颇为无奈:“我们在去年的年报中已经公布了投资损失。”根据美的电器2003年年报显示,对金鹰2000万元的投资在当年已经缩水至1532万元,投资损失超过23%。 金鹰的亏损状况让第一大股东广州证券以及越秀集团也不满意,它们与金鹰的矛盾逐渐公开化。据悉,在今年4月发行的金鹰中小盘基金中,金鹰一直抱怨广州证券,认为作为大股东,对金鹰的发行基本上没有大的支持,最终金鹰这只新基金创下了基金发行的最低记录,只有5.45亿份。 外界传言,在今年,越秀集团专门派了一名老总下到广州证券,有人士称“这名老总下来就是清理广州证券的金鹰股权的”。据悉,广州证券还委任了一名人员担任机构部负责人,其负责金鹰股权事情,不过,也有广州证券人士认为这是广州证券内部的正常变动与金鹰无关,这是外界的误会。 金鹰、广州证券、越秀集团,三方复杂的关系让亏损的金鹰更加步履艰难。 世纪证券天价收购 刘永好失手? 一场乱局,或许终于到了要结束的时候。 广州证券挂单要卖金鹰的消息不胫而走,多家机构蜂拥而来。 据悉,红塔证券、新希望、世纪证券、南方航空财务、首钢财务、国元证券等机构都跟广州证券有过接触。世纪证券有关人士证实了这一信息。 由于股东具有优先受让权,据悉,作为并列第二大股东的刘好永的南方新希望一直想能接手广州证券的股权,但基金公司大股东必须是金融类企业,有关人士透露,刘永好有意用旗下的联华信托来接手。 但根据证监会9月27日发布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主要股东必须“持续经营3个以上完整的会计年度”,而联华信托是去年2月重组才被人行正式批复成立的,成立时间如何计算显然是一个难题。 此前,广州有消息称金鹰可能落入安徽的国元证券之手,消息人士称国元证券与广州证券的谈判已经接近尾声。国元证券是由安徽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现安徽国元信托)、安徽省信托投资公司所属证券营业部和证券类经营性资产为基础,联合其他有资格的法人单位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共同发起设立的综合类证券公司,注册资本20.3亿元人民币。 9月28日,记者就此向国元证券求证时,其总裁办有关人士也没有明确否认和广州证券有接触,只表示:这个事情不好讲。他表示国元证券已经入股两家基金公司了,根据最新公布的《办法》,仍然要求“一参一控”,目前国元证券以及其实际控制人安徽国元信托已经分别参股鹏华基金以及长盛基金,所以金鹰的事情不好说。 有接近广东省金融办的人士透露,目前广东省金融办在关于金鹰问题的一个要求是金鹰最好能由广东省内的企业接手,把金鹰留在广东省内。因此,国元证券无果而终。 据悉,位于广州的南方航空通过财务公司还在一直努力跟广州证券谈金鹰的股权事宜。但有股东又担忧,由没有证券经验的企业来做大股东是否会有利于金鹰的前途。 截至9月30日记者发稿前为止,记者获悉,金鹰的股权谈判有了最新进展,世纪证券可能是最后的接盘人,有广州知情人称世纪证券近日已经和广州证券签了意向性协议,世纪证券在最后时刻开出了1.7元/股的天价,如果按去年年底金鹰股权损失25%计算,1.7元/股的价格溢价已经超过100%。 世纪证券是新近崛起的证券业新秀,注册地在深圳,2001年在江西证券的基础上重组,由12家大型企业共同出资成立的,控股股东为中国最大的旅游企业首都旅游集团。世纪证券对基金业情有独钟,抱着两条腿走路的想法,或并购,或新建,从去年开始便牵头筹备一家基金公司,所以本次拟进入金鹰并不是一时兴起。 不过,也有人士表示,由于只是意向性协议,最终谁来掌握金鹰的命运,现在还需要时间。 规模为王 金鹰式小基金困局 成立仅仅一年,大股东就着急止损退出,金鹰的困局实际上是目前中国小基金生存状况的一个缩影。 按照基金业内的标准,一家中小基金公司一年的开支大概要3000万元,按股票基金最高1.5%的管理费率计算,要实现收支平衡,需要20亿到30亿份的基金规模。如果基金公司能上规模,按现在的计提固定管理费模式,基金公司收入可观,基金公司员工的高收入也直接让外界以为这是一个暴利的行业。 截至今年6月30日,共有9家基金公司的基金份额净值低于30亿元(未统计其间新发行的尚未成立没有净值的新基金),其中金鹰的净值只有4.1亿元,因此,其去年以及上半年的管理费收入只有600多万,如果加上期5月份刚发行的金鹰中小盘基金5.45亿,不算其赎回金额,其总额也只有9亿多,管理费收入也难以糊口。 屈指可数的收入,高昂的人工及办公成本,小基金烧钱的速度让股东心惊肉跳。 大部分规模在30亿以下的小基金都是新成立的基金,比如天同、金鹰、泰信等。这些基金与老基金相比,没有封闭式基金垫底,生存压力要大得多。 基金公司的人士说,基金业的人才流动现在也逐渐形成新的循环,以前基金业都是新基金公司从老基金公司那里允诺以更高一级的职位挖人,而现在的情况是,小基金公司的人员成熟之后开始跳槽到大基金公司,而且职位还有所下降,随着新基金公司开办风险的增加,小基金公司以职位诱惑基金业的成熟从业者的吸引力开始下降。 以金鹰为例,全公司人员总共才30来人,而一些大基金公司客服人员就达到30人,总人数上百人。人力资源恶性循环,进一步削弱了小基金公司的竞争力。 似乎实力雄厚的股东背景成了基金公司能否活下去并发展壮大的重要靠山。而目前的小基金公司,大部分“靠山”不硬。强大的股东背景,不仅体现在公司品牌上,在公司销售中也有着重要体现。如一些合资基金公司,尽管大部分也是新基金公司,刚发第一只基金,规模也不大,但这些合资基金外方股东的强大实力,使这些基金心头不慌。 9月发行结束的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基金,在弱市中该基金总发行规模高达25.46亿元,据了解,其中光大银行代销占总募集金额的60%以上,依靠股东光大银行的血缘关系和强大的外资背景,该基金虽然是基金新军,但含金勺子而生的人似乎就是有着常人没有的优势。 “但出了问题也不能全部都往股东身上推,高管自身就不负任何责任?”广州证券人士认为,股东是一个重要方面,但现在有的基金管理层拿高薪但能力又不足也是重要的问题,既然是市场化竞争,怎么能老等着依靠股东支持? 和金鹰类似的小基金公司还很多,许多这样的小基金公司都感到紧迫的生存压力,在市场重压之下,基金转让和重组将开始在中国上演。 有人倒下,有人跟进,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城内的人想冲出去,基金的围城是走不出的局。(记者 谢 飞/21世纪经济报道)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