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和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1日在北京挂牌成立。
在21日举行的成立大会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宣布批准成立“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中国建设银行)并颁发了《金融许可证》;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有关负责人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颁发了《营业执照》;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负责人代表股东单位宣布了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监事名单。根据规定的程序批准,张恩照任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常振明任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行长、党委副书记,谢渡扬任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党委副书记。建设银行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建设银行围绕商业银行主业进行了整体的彻底改制,全行的商业银行业务、资产、负债和机构网点、员工,全部纳入股份制改造的范围,整体重组后全部进入建行股份公司,进入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非主营业务资产不到1%。今后,新成立的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将专注于商业银行业务,立足于集中精力做大、做精、做强。同时,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从设立时起即通过引入多家发起人股东,建立起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下一步,建设银行将以国际先进商业银行为标准,继续各项管理改革,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建立符合现代商业银行要求的经营管理体制,实现将建行建成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目标。(丁海军/新华网)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大会今天召开
建行股份董事长张恩照走进“国金贵宾厅”
走过半个世纪征程的中国建设银行,今天又迎来一个里程碑意义的时刻——注册资本达1942.3025亿元的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大会召开。至此,先期股改的两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均顺利完成了股份公司的设立,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发展步入全新阶段。
40年前开始投身建行事业的张恩照,2002年初履职建行行长、党委书记以来,率领四十万员工不断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今天,作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的张恩照,走进“国金贵宾厅”,与本报记者共话建行新使命、新挑战。
追求两个价值最大化 实现两个核心最优化
●2004年1月6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试点的消息,引起海内外舆论瞩目。
●2004年6月10日,一份公告广受关注:中国建设银行将以分立的形式设立股份公司和集团公司(暂定名)。2004年9月,设立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5家发起人确定:中央汇金公司、中国建银投资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宝钢集团公司和长江电力公司。
●2004年9月21日,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成立大会,标志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又迈出重要一步。
●从1999年9月到2004年9月的5年间,张恩照在中国建设银行历任副行长、行长、党委书记等职,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推动中国建设银行跨越式发展,使建行在国有商业银行中率先获得股份制改造试点的历史性机遇。
●2004年9月17日,注册资本达1942.3025亿元的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就任董事长、党委书记的张恩照开始担负更重要的使命,经历更严峻的考验。
争取经过3年时间的努力,使建行的盈利和效率达到国内股份制银行的领先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良好水准
在10年内成为中国银行业创造股东价值最高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并在亚洲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50载,对于一家企业而言,正是成熟与收获的季节。
即将迎来成立50周年的中国建设银行,在这个特别的季节里,拥有了一份特别的收获:这家历史悠久、业绩卓著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开始了一场全新的现代重塑——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正是这场现代重塑的历史性事件。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恩照。
在此之前,记者曾两次采访张恩照。第一次是在去年6月,当时,他的一个观点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作为行长,我追求两个价值最大化,一个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一个是员工人生价值最大化。第二次是在今年6月,当天正是建行公布分立为股份公司和集团公司(暂定名)的日子,记者问及他的感受,他回答:“五味俱全。”记者理解,这“五味”应该由使命、责任、压力、信心、期待融汇而成。
这一次,他强调,此次建行股改核心是改革管理体制和转换经营机制。在记者看来,这两个核心的最优化正是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关键词。
记者:中国两大国有商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试点以来的8个多月时间里,建行的一系列举动受到广泛关注。在稳步推进改革和创新带动发展的过程中,建行股份制改造明显呈现“重建多于修复”的特点。记者在参阅有关文件时注意到,“经济资本”、“经济增加值”等一系列现代经济学专有名词屡被提及,凸显建行股改浓郁的创新色彩。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建行在短短几个月中率先引入的业务发展模式及经营成果评价体系,不仅是有效解决现实问题之需,更是获得持续发展动力之径?
张恩照:应该说,你的理解还是比较准确的。在国务院及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建设银行按照统筹改革、发展、稳定三大目标的要求,坚持以改革管理体制和转换经营机制为核心,精心组织、周密规划,在学习借鉴、调查研究、规划论证、舆论宣传、组织实施、考核激励等各方面采取了切实措施。建行总行和分行均建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股份制改革工作的整体推进,集中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专职工作人员,并且聘请了国际国内知名的审计师、评估师、律师、管理咨询公司等协助进行股改工作。
管理改革最主要的是彻底转变经营理念,将新的管理标准、管理方法自觉融入到各项经营活动中。建设银行通过近年的机制转换,引导全行上下进一步树立了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理念,改变了过去重规模、轻效益,重发展、轻风险,重投入、轻产出,重短期效益、轻长期效益的状况。
为推动全行以效益为中心,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转变经营理念,建行在国内同行业中率先引入了经济增加值(EVA)指标对分行的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并据此进行等级行评定和绩效工资分配。由于增加值综合考虑了风险成本和资本成本因素,因而对价值创造的成果评价更为客观公正。今年一季度,建行开始尝试建立产品赢利性分析模型,进行产品进退策略研究,合理评价产品、客户乃至经营部门的经营效益,优化资源配置决策,通过价值导向的驱动作用,有力地促使各分支机构自觉地发展高收益、低风险业务,大力控制了成本。今年6月末,建行境内外业务实现经营利润32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率为3.08%,比年初下降6.04个百分点;成本收入比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今年建行在同业中首次推行了经济资本预算管理办法,建立经济资本对风险资产总量约束和价值创造引导的双重机制,促进信贷资源和财务资源有效配置,加大对业务结构、资产结构、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的调整。从一季度的经营情况看,实施经济资本预算管理的成效已初步显现。在总量上,全国贷款需求旺盛、总量投放偏快的情况下,建行一季度各项贷款新增570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882亿元,增长速度5.55个百分点。对贷款新增总量的合理控制,既体现了建行按照资本内在约束、主动强化风险控制的经营思路,也与国家宏观调控总体方向和央行货币信贷政策的要求完全一致。在结构上,以风险高低为依据设定的经济资本分配系数,在贷款结构调整方面发挥了强有力的引导作用:贴现、个人住房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等经济资本分配系数较低的贷种,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这部分贷款的不良率也普遍较低;而不良率较高、风险相对较大的贷种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其它各类贷款,钢铁、房地产等限制性行业的贷款出现了负增长。从目前建行的发展势头来看,建行推进管理改革和机制转换的方向符合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原则和建设银行的实际情况,这使我们更加坚定了改革的信心。
记者:国有商业银行改造前无古人,选择什么样的模式无法设定统一的标准。因此,国务院明确要求要“一行一策”。因而,建行与中行的股份制改造方案有许多不同,其中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建行采用了分立的方式,分为建行股份和建银投资两个公司。对于一个有着50年历史、拥有庞大资产和复杂经济关系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分立决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一分为二”那么简单,它必然牵涉到法律、制度、管理、人事等各种问题,甚至必须打破沿袭已久的利益格局,其难度可想而知。听说分立公告在媒体公布那天,您要求各级行长不得离岗,显示出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三个月的公告异议期中,建行是不是有很多前所未有的经历?
张恩照:建行分立确实牵涉到方方面面。建行于6月10日在有关媒体上发布分立公告;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公告异议期于9月8日结束。现在看来,分立已成定局,但当初由于发布公告没有现成的法律条文作为依据,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为妥善解决分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建行积极与全国人大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国务院办公厅及法制办等部门汇报沟通,并先后两次召开分立法律问题专家论证会。5月下旬,国务院办公厅召开相关部门协调会,会议就建行分立的法律问题取得共识。这一做法得到了律师的认可,为分立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
为平稳渡过三个月的公告期、顺利设立股份公司,建行进行了周密准备与布置,成立了分立公告领导小组和应急工作小组,举办了分立答疑培训班,培训人次达1500多人,各一级分行也在本辖区范围内开展了培训工作。本着对社会和客户高度负责的态度,建行全行自上而下建立了多层次的应急机制,主要业务部门和关键环节均制订了应急预案和应急流程,在组织、管理、资金和制度等方面作了系统、周密的安排,确保全行所有营业网点和电子银行设备正常运转,确保各项资金正常支付,确保客户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从发布公告后的情况看,建行全行的答疑安排和应急机制运转正常,社会各界对建行的分立公告反应平稳。
为取得海外金融监管当局对建行重组分立的理解与支持,顺利完成股份公司设立后海外分支机构的注册变更,建行各海外分支机构按照总行统一部署,与所在地金融监管当局积极做好沟通工作,这方面工作的进展也比较顺利。
记者:记得黄菊副总理在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调研时曾说,“商业银行改革挂牌不是目的,转换经营机制才是实质,才是改革的核心内容。”您近期也多次表示,这次改革对建设银行来说是一次“脱胎换骨”的体制变革。比如说,这次改革触及到了国有产权制度改革这一核心问题,所有制表现形式也与以往大不相同;比如说,通过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变,从根本上带来了建行机制的转变和体制的重塑。更为重要的是,这次股改虽然选择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试点,但这不仅仅是两行自身的需要,更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全局的要求。请问,建行的股改是如何把握和处理全局变革与局部谋篇、历史积淀与未来发展、国际金融发展共性要求与中国金融改革个性特征等关系的?
张恩照:明晰和界定产权是建立公司治理结构的前提和基础,健全的公司治理是以产权明晰为基础在利益主体之间的制度安排与机制协调过程中形成的。建行党委十分重视此项工作,根据银监会的具体要求,认真组织落实,3月份成立了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工作小组,确定了各项工作完成的时间、程序和主责任人,确保公司治理结构改革顺利进行。
在设计治理结构时,建行既考虑了境内外监管机构的监管要求,又考虑了建行自身的管理特点。从4月份开始,我们先后起草和拟定了15个与治理结构相关的实施办法或细则,初步构建了公司治理结构框架,拟在充分征求主管部门意见的基础上,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审批。
构建建行股份治理结构的初步思路为:
规定股份公司董事会对公司股东大会负责。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等五个专门委员会。
监事会向股东大会负责,对银行财务、董事会及其成员和行长等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监督,防止滥用职权,侵犯股东和职工利益。监事会设监事长。
初步明确了“高级管理人员”的定义,具体指行长、副行长、总监察、首席财务官、首席风险官、首席信息官、董事会秘书、行长助理和董事会确定的其他高级管理人员。
建行还按照《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集团公司的治理结构进行了初步设计。
引进战略投资者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之一,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治理结构改革的效果,建行专门成立了由多部门组成的工作小组,精心开展战略投资者的筛选工作,行领导亲自出面与潜在的投资者进行接触。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发起设立股份公司必须有5个以上发起人。从2月份开始,建行对引入发起人工作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基于合作前景、形象匹配以及境内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等多方考虑,最终确定5家发起人:中央汇金公司、中国建银投资有限公司、宝钢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和长江电力公司。
目前,我们正在与中介机构论证引入战略投资者的主要合作领域、潜在投资者名单和投资合作的结构和方式。
记者:我们都知道,中国用20多年的时间创造了许多西方国家用100年时间所创造的市场经济奇迹。今天,中国的经济改革已触及到核心层面的金融改革,无论是从中国经济整体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而言,还是从全球金融一体化与中国金融改革的趋势和要求来讲,都需要建设银行在准确把握改革节奏的同时,有效规避日益积聚的世界性金融风险所带来的发展隐患。对此,您有怎样的思考?
张恩照: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支持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设银行也加快了改革的步伐。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推进人事与激励约束机制改革,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建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明显改善,不良贷款率在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中一直保持较低水平,为推进股份制改造积累了经验,创造了条件。
建设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其目标是把建设银行最终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股份制改造,加快建立并全面实施现代企业制度,以提高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为核心,优化业务结构和盈利模式,巩固和发展建行在中长期信贷、大中型企业、住房金融市场的领先地位,同时加快拓展个人银行业务、中间业务和小型企业贷款业务。争取经过3年时间的努力,使建行的盈利和效率达到国内股份制银行的领先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良好水准。在10年内成为中国银行业创造股东价值最高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并在亚洲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因为有了过去的50年,建行才拥有今天的荣耀和使命;因为有了今天的机遇和挑战,建行才会有未来50年崭新的征程。如同当年我们无法预计今天建行所创造的如此丰厚的辉煌业绩一样,建行明天的发展也应当超乎人们的想象。但有一点毋庸置疑,新的发展理念,新的道路选择,一定可以引领建行成长为一家人们所期待的具有充盈的市场价值和深远影响力的国际化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康燕/国际金融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