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碳市场运行将满60天成交额4.2亿元 下一步建议从四方面发力 (2021-09-13)
  • 美国人对全球商品胃口大开,是机遇也是挑战 (2021-06-30)
  • 中国最大两栖飞机AG600成功完成转场 准备水上首飞 (2018-08-29)
  • 为基建“充值” 万亿元专项债加速发行 (2018-07-25)
  • 22家房企亮出2017年成绩单 合计销售2.92万亿元增长逾五成 (2018-01-08)
  • 水泥价格五个星期大涨21% 武汉贵州两行业协会发文要求限价 (2017-12-10)
  • 膜压板解决定制家具多个弊端 (2017-12-10)
  • 两大煤企率先降价 煤价将回归合理区间 (2017-05-04)
  • 成品油迎来年内最高涨幅 炼化企业与加油站一喜一忧 (2016-10-20)
  • 北京政府搬迁通州传闻潮涌 拆迁工作小组即将进驻 (2015-06-15)
  • 免征购置税政策落地 新能源汽车仍需政策“施肥” (2014-07-10)
  • (新三板)双杰电气年产值将突破10亿元 (2014-01-15)
  • 中国32个城市群建设路线图浮现 预计2030年建成 (2013-12-17)
  • 特斯拉中国站上线 25万可预订电动车 (2013-12-1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商品及期货 >> 商情信息 >> 产品

    谁制造了笔记本电脑用台式机CPU的“IT黑幕”?

    2001-08-01 06:46


    “黑幕”从何而来?


      在众多将台式CPU用于笔记本电脑的厂商中,第一家被“曝光”的厂商是清华紫光。


      7月10日,《北京晚报》第6版头条以醒目的标题刊登了一则新闻:《业内人士曝出IT黑幕笔记本电脑偷换了良“芯”》,消息是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北京晚报记者提供的,说也是一位姓周的先生偶然发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里面安装的是一颗台式PC的芯片,而非笔记本电脑专用芯片。文章由此引发了台式CPU芯片“究竟换不换得?”的疑问。此后接连3天,《北京晚报》都做了追踪报道。


      由此开始,掀起了一大批大众媒体关于笔记本电脑该不该用台式CPU的热烈争论。


      7月13日《新民晚报》发表文章《低价不等于低级,国内笔记本电脑厂商对传言不禁叫屈——我是真“芯”的》;


      7月16日《北京晨报》报道《国产笔记本电脑——如何读懂你的“芯》;当晚新华社发电《笔记本电脑用台式CPU渐成趋势》;


      7月18日《光明日报》报道《其实你不懂我的“芯”》;7月18日《北京青年报》报道《笔记本电脑为何不能用台式“芯”?》;


      7月19日,《南方周末》发表了题为《 笔记本电脑:狸猫如何换太子》的文章,讲述了周锵先生遭遇台式CPU笔记本电脑的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文章将“黑幕”变成了“灰幕”。


      “黑幕昭揭”,一时间新浪、网易、搜狐等门户网站关于“笔记本电脑使用台式CPU”的新闻不断增加,而在该新闻的“发表评论”中,网友的评论逐浪高涨,大部分网友都愤愤然这种“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并一致将矛头指向了联想,因为联想是IT老大。而恰恰联想目前还没有在笔记本电脑中使用台式CPU。联想感到很冤,国内使用台式CPU的厂商也感到很冤;我们怎么欺诈消费者了?一时间,关于在笔记本电脑中使用台式CPU的话题演化成许多个有独立和关联意义的论战话题:笔记本电脑里能不能使用台式CPU?笔记本电脑使用台式CPU是潮流还是末流?在笔记本电脑中使用台式CPU的厂商欺骗了消费者没有?笔记本电脑使用台式CPU是技术问题还是维权问题?是Intel说了算还是下游厂商说了算?


      厂商隐瞒了什么?


      对于笔记本电脑厂商能否使用台式CPU,业界说法也不一,一派以联想、Intel、戴尔、HP、联宝、浪潮等为代表,明确表示笔记本电脑不宜用台式CPU,而应该用Intel开发的专用于笔记本电脑的芯片;另外一种意见则是来自紫光、方正、伦飞等一批笔记本电脑厂商,它们都肯定了台式CPU在某些款型的笔记本电脑上的可用性,并声称在自己部分款型的笔记本电脑上使用了台式CPU。


      更多的指责则是来自部分媒体报道的消费者对于厂商“欺诈”行为的抱怨,认为部分厂商的做法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那么,厂商在这中间到底隐瞒了什么呢?


      笔者就此问题采访了相关厂商、法律专家和用户。方正笔记本电脑部部长武玉红认为,消费者对笔记本电脑中装的是什么样的CPU当然拥有知情权,方正颐和的产品说明书中都注明了CPU的类型。当消费者询问厂家CPU的类型时,厂商如果故意将采用台式CPU的笔记本电脑说成是采用笔记本电脑专用CPU的笔记本电脑,这样将构成对消费者的欺诈行为。消费者是否知道厂商的笔记本电脑中装的是何种形式的CPU,有多方的原因,有可能是厂商的原因,也有可能是消费者的原因。“但用‘欺诈’来形容消费者不知道厂商的笔记本电脑中装的是台式CPU,并不合适。”


      清华紫光股份公司笔记本电脑事业部总经理裴嵩和伦飞公司副总经理伍义铭也认为,很多使用台式CPU的厂商并没有在广告上打上“使用Mobile CPU”的字样,所以不存在欺诈的问题。


      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实际注重的是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品牌,是能否满足其需要,而对于笔记本电脑这样的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IT产品,普通消费者很少会关心采用的究竟是台式CPU还是笔记本专用的CPU。伦飞公司还透露,其笔记本电脑广告都要经过Intel审核,“所以,我们既没有欺骗上游厂家,也没有欺骗消费者,我们提供的是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好的性价比的产品,使消费者得到最终的实惠。”


      北京同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志华认为,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看,社会和舆论应该提倡笔记本电脑厂商按照《消法》的有关规定,如实、详细地标明产品的用途、性能、构成等,当然包括零部件的名称和型号等,但如果站在中立立场看笔记本电脑用台式CPU事件,厂商是不是有法定的义务必须在广告或产品说明中标识笔记本电脑使用了“台式CPU”?是否有明确的国家标准来规定笔记本电脑必须使用专用的移动式CPU?这些不管是从法律,还是从芯片厂商那里都没有得到明确答案。因此,从我国目前现有的法律来看,说厂商是一种明显的违法行为,是站不住脚的。


      用户的看法可能更有代表性,尔达生物公司高级工程师任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在一家叫做澳凯的计算机公司从事维修服务时,就曾经给客户装配过几台笔记本电脑。感觉台式CPU笔记本电脑性能不错,价格便宜,而且互换性好。“笔记本CPU升级很方便,省钱。我曾给朋友和用户升级过多台台式CPU笔记本电脑的CPU。”任先生认为,笔记本电脑装用台式CPU,主要的问题是散热,但是基本上不影响使用。在586 时代,他就经常给朋友搞台式CPU更换的事。“一定要专用CPU笔记本电脑是误导消费者。笔记本电脑是实用,不是做样子。”尽管在这一问题上,各方意见不一,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消费者的知情权不可侵犯。虽然很多个别厂商的做法不具普遍性,但是市场上还是出现了一些个别厂商“浑水摸鱼”的行为,如在使用了台式CPU的产品说明书上写的是移动专用CPU,专家指出,这样的行为已经构成了明显的欺诈。


      不同的态度


      值得赞许的是包括联想、戴尔、HP、联宝、浪潮等笔记本电脑厂商在这一事件中的鲜明态度。联想集团商用市场部总经理张晖对记者表示,“很早以前就有5家台湾供应商将安装了台式CPU的笔记本电脑拿给联想,但联想经过反复测试发现,其性能不能够符合联想对于用户的承诺,也不符合联想的精品战略构想。因此就没有采用。为什么别的厂商在用?我们想可能不同的厂商的策略不同,也会采取一些不同的方式。但国际很多厂商为了降低成本,是采用AMD等别的厂商的移动式CPU,而不是采用台式CPU。”


      许多厂商在解释为什么在笔记本电脑中拒绝台式CPU时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它们将对于产品品牌的关注和消费者利益的保护置于更高的位置上。目前,在市场上推出台式CPU的笔记本电脑厂商中,有国际知名的厂商,也有国内知名的厂商,当然也有市场排名靠后的厂商。对厂商而言,台式CPU应用在笔记本电脑中,在一些相关技术问题已经可以妥善解决的情况下,也可以说是一种商机。抓住机会,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当然是件好事,但有厂商指出,厂商仅靠产品是不能获得长期发展的,在一个品牌的发展中,对产品、技术、销售渠道、服务、生产、市场等多个环节的长期投入,才能使一个品牌得到长期持续的增长,用户也最认可这样的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事件中,包括方正、紫光、伦飞等在内的一批国内笔记本电脑制造商对自身产品表示出了相当的自信心和勇于负责任的态度。伦飞公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伦飞公司基于对自己十多年研发技术的自信,在一款使用了台式CPU的笔记本电脑efio3000上市时,即公开表明使用台式 CPU,并交给专业媒体评测,以测试其性能、温度和制造技术,并且得到了专业媒体的良好评价。”


      在电脑的486时代,Intel的芯片并没有笔记本、台式之分,Intel一直到1990年才推出了专用于笔记本电脑的芯片。一般来说,台式CPU笔记本电脑在出厂时,要经过两道测试,一是生产厂商自己订立的标准的测试,二是第三方进行的测试。国内的几家专业媒体的评测机构如《计算机世界》、《微电脑世界》、《PC Managize》等都曾对笔记本电脑进行过综合性能测试和横向比较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功能指标上,并不能说采用专用CPU的笔记本电脑就一定要比采用台式CPU的好。


      紫光笔记本电脑事业部总经理裴嵩告诉记者,全内置的机器用台式CPU比较容易,紫光笔记本电脑的五个系列中,6、7、8系列是使用台式CPU,S系列是超薄型,采用的专用CPU,H系列也是专用CPU,从返修率来看,基本上两种CPU的产品没有太大区别。裴还表示,“实际上使用什么CPU是由台湾OEM厂商决定的,他们经过技术测试的保障,推出样品来由采购商选。”为了免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部分笔记本电脑选用了台式CPU的厂商的做法都与紫光对客户的承诺差不多,即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第1年全免费保修; 第2和第3年,负责维修,但不收维修费,只收配件成本费。


      就在中国内地媒体报道此事1个多月前的6月8日,中国台湾省的《电子时报》发了一篇题为“因应成本压力 瞄准DT(台式)替代市场 台湾NB厂纷采用桌上型电脑CPU”的文章,文中披露,“由于采用15寸TFT LCD面板的笔记型电脑(NB),负有在桌上型电脑市场发挥取代效应的重责大任,宏基、华硕、大众、仁宝、华宇、神基与蓝天等厂商,为达到降低成本与拓展新市场等目的,不约而同开发并量产使用桌上型电脑(DT)CPU的NB”。文章还说:“长期以来,将桌上型电脑CPU装配在NB中出货的方式,是蓝天等二线业者因没有同等于一线大厂的强大采购力量,所采取的不得已做法。现在,一线大厂看准低价化机种市场、第一次购买市场与桌上型电脑替代市场即将成熟,几乎每一家厂商都开始开发相关产品,甚至准备进入量产。”


      必须指出,众多台湾厂商采取这样做法的一个重要背景是,全球大部分笔记本电脑的生产都在台湾,因此,这样的做法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另有业内专家指出,在德国,以Medion等渠道商为主的笔记本电脑市场上,每年销售量约有50%的比例是采购用台式CPU的笔记本电脑,而这些渠道商的产品来源,即是蓝天、华硕、志合、大众等台湾二线NB厂商。而中国台湾的仁宝、纬创等一线厂商也是着眼欧洲与祖国大陆的渠道市场具有同样的可发展性,并在客户对低端产品怀有浓厚兴趣的情况下纷纷开始涉足这一市场。


      台式CPU大量地被采用在笔记本电脑中,价格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据业内人士分析,由于一些被称为二级梯队的笔记本电脑制造商采购量较少,Intel供应的1GHz的移动CPU比1GHz台式CPU贵到400多美元,随着主频的不断降低,差距在不断缩小,当主频降到赛扬的水平上时,两者只相差不到10美元,同时,对于一些有实力的第一梯队笔记本电脑厂商来说,由于采购量庞大,同样的这样一枚1GHz移动CPU,平均进货价比二级梯队的厂商的采购价低一半还要多。


      Intel与下游厂商:谁说了算?


      随着这一事件在国内舆论界的扩大,Intel 也被推到了前台,不得不就这一事件表明态度。顺应渠道商、消费零售市场、与部分代工客户低价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的笔记本电脑厂商都开始推广使用台式CPU的笔记本电脑机种,Intel为了避免侵蚀笔记本电脑专用CPU市场的效应持续扩大,将先推出笔记本电脑专用的CPU,然后再依客户需要提供台式CPU。Intel当然不希望笔记本电脑厂商将台式CPU使用在笔记本电脑中,这样将会严重影响其笔记本电脑专用CPU的销量,并将削低其利润率。Intel还表示, Mobile Pentium 4 CPU出货后,台式CPU与Mobile CPU的针脚与封装方式将不同,这种替换情况将结束。目前,Intel掌握的数据中,使用台式CPU的笔记本电脑的出货比重不到5%。


      当然,并不是Intel所有的下游厂商都赞成这种看法,在这一点上,紫光和伦飞看法如出一辙。裴嵩认为,从制造商的角度来看,Intel的导向是希望厂商将笔记本电脑专用CPU和台式CPU用在各自的平台上,“但是笔记本电脑厂商对CPU的使用不是由制造商决定的。从制造商的角度来看,根据市场情况,如果技术上能够解决好,价格有优势,性能稳定就好。”


      伦飞的伍义铭也认为:“Intel并不能决定下游厂商用它的哪一款产品做什么,它也没有硬性要求它的下游厂商必须使用它的哪一款产品。它之所以生产了两款CPU,初衷可能并没有这么复杂,可能只是考虑到笔记本电脑如果使用台式CPU必须要解决散热、主板布局等问题,为了方便下游厂商才生产了笔记本电脑专用CPU。这种做法不过是使下游厂商多了一种选择。如果使用台式CPU同时又有足够的研发能力解决散热等问题,那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当然,所有接受采访的厂商都承认,并不是所有的笔记本电脑都能用台式CPU,目前市场上热销的超轻超薄的笔记本电脑用台式CPU就很难实现,因为这会涉及到两个难题:一个是风扇设计,一个是小型化的问题。但在部分款型的笔记本电脑中采用台式CPU的厂商都一致表示,之所以这样做,台式 CPU能够降低成本,将更多的实惠转让给消费者,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在万元笔记本电脑呼之欲出并开始从商用走入寻常百姓家庭的今天,对于降低笔记本电脑的使用门槛、更广泛地普及笔记本电脑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台式CPU 能否用在部分笔记本电脑型号中的问题上,众多二线厂商的态度能否撼动Intel,现在还不得而知,因为在芯片市场上,目前还是Intel一家独大。


      方正的武玉红认为:“笔记本电脑装台式CPU不是今天才发生的事,这既不是一种新的技术潮流,也不是一种技术末流,这是一种适应市场变化,适应用户需求的做法。”伍义铭也认为:“厂商无论生产任何产品,首要考虑的因素都应该是市场最需要什么样的产品。这不仅是一个国际潮流,而且是目前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的一个主流。就部分型号的笔记本电脑使用台式CPU而言,这方面的技术已经成熟,国内许多主流厂商都在这样做,台湾省作为世界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几乎所有生产制造厂商都有这样的产品供应全球各地客户。”


      作为一种技术应用,笔记本电脑上使用台式CPU是一种技术潮流还是技术末流?这一现象不是源于现在,也不会止于现在,就像无法阻止DIY发烧友在好端端的CPU上玩超频游戏一样,这一点取决于厂商的努力,最终也得取决于市场是否认同。


      多元、创新和包容


      1981年的一个夏天,IBM在纽约曼哈顿中心的沃尔多夫饭店为其全新的IBM PC举办新闻发布会,直到发布会开始前的最后一刻,IBM的人心里都不踏实,他们不知道来的人会不会太少,重要的是,这样一款在当时看来完全是“大逆不道”、模样怪怪的IBM PC会不会不受欢迎。


      后来,100多人参加了这个新闻发布会,他们有幸见证了这一IT工业史上让人难忘的时刻。20年来,IBM PC带来的变革深刻影响了IT工业,PC市场至今波涛汹涌。


      20年后的今天,IT工业又在面临一场新的结构性革命。PC变革、Internet深入人心、信息家电崭露头角……在这样一场惊心动魄的大转型中,“笔记本电脑中使用台式CPU”事件也许只能算是一个小小的波澜,但它同样折射出IT产业的一些特殊性。一般来讲,消费者对IT产品比对其他的工业产品有着更大的宽容心态。比如,购买一台电视机,如果出现了问题,消费者一定会认为是电视制造商的问题;但是如果购买的PC出现了死机,甚至系统崩溃,消费者会认为问题可能出自PC的制造商,也可能是软件的制造商,或者消费者自己的使用不当等。正是用户对IT产品的这样一种宽容、鼓励的心态,给微软这样的企业以发展机会,它们的“补丁摞补丁”的产品也才能一代一代地推下去,并能不断地更新和发展起来。


      在IT工业任何产品和技术都只是过渡性的这一残酷现实面前,人们对于IT业的任何创新和变革都需要宽容和理解,而不是简单的捧杀和棒杀,因为IT就是这样一个过于残酷但又非常奇怪的产业,一个小小的创意和变革也许就会触发一个新的时代,上面提到的IBM PC就是一例。


      笔记本电脑装用台式CPU事件还不能说是一种创新,但笔者想提醒的是,在谈及这一话题时,人们更不应该漠视或者回避IT业多年来形成的特殊的文化。另一方面,未来几年内笔记本电脑将占到PC销量的10%左右,在这一巨大的市场前景下,对于任何技术上的应用和发展可能,用简单的对错或者感情和道德的评价恐怕都不太合适。


      最后可以援引的是天极网在此事件被披露后当时在网上做的一个调查,调查内容是:“笔记本电脑用台式机CPU,您能接受吗?a.可以接受;b.不能接受;c.如果价格低可以接受。”投票结果是68.64%的人表示可以接受;16.69%的人表示不能接受;另外14.67%的人表示价格低可以考虑接受。这个结果,不知道让当事各方作何感想?


      台式机CPU,你就是罪魁祸首吗?


      在Intel处理器历史中,从奔腾时代才出现了台式机处理器和移动型处理器的划分。当时两种类型的CPU封装基本一样,只是工作电压有所不同,那个时代就有厂商推出过使用台式机CPU的笔记本电脑产品;PⅡ时代Intel CPU使用了全新的封装,台式机Slot 1接口庞大的身躯无法集成到笔记本电脑狭小的空间中,因此使用PⅡ的笔记本电脑都采用了移动型CPU;进入PⅢ时代后,Intel重新回到Socket 370接口FC-PGA封装上,体积和功耗都得以下降,于是部分笔记本电脑厂商重新设计使用台式机CPU的笔记本电脑,似乎应验了历史的轮回。换句话说,笔记本电脑使用台式机CPU既没有成为潮流的迹象,又不大可能彻底杜绝,因为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笔记本电脑生产商,而是Intel、AMD甚至VIA生产的台式机CPU具有怎样的体积和能耗。


      对于台式机CPU用在笔记本电脑上,Intel公司也承认,“从性能上看,同样主频的笔记本电脑专用芯片与台式芯片性能完全一致。”那么差别在哪里呢?第一是台式机CPU体积偏大,但目前的台式机PⅢ基本上都用在低端全内置机型中,有足够的容纳空间;第二就是由功耗引起的散热问题。如果散热解决不好,无疑将影响笔记本电脑的正常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鉴于使用寿命需要时间和大量实例才能得出结论,因此比较容易直观感受到的稳定性问题——譬如经常死机或工作不正常——就成为了我们经常听到的(对台式机CPU用于笔记本电脑)“有理有据”的怀疑或非议。


      同等频率下移动型PⅢ功耗与台式机PⅢ基本相当,只是对温度的耐受力更强。不过目前的笔记本电脑散热技术已相当成熟,1GHz 移动型PⅢ的出现也证明了这一点,只要散热系统设计合理,即使台式机CPU也不致过热。至于SpeedStep技术,其设计目的是为了节能,然而对CPU功耗在整个系统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的全内置机型来说,电池寿命也不过延长20%左右,似乎不应成为众多非议的根源。


      那么,为什么还会有很多人指责采用台式机CPU的笔记本电脑存在稳定性问题呢?


      众所周知,与CPU关系最密切的当属配套芯片组,没有合适的芯片组配合,CPU的效能要大打折扣。虽然大家习惯上认为CPU比芯片组的技术含量更高,但这并不意味着设计芯片组就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从某种角度来看,CPU只需和芯片组的北桥(或MCH)直接打交道,而芯片组则要将内存、显示卡、硬盘和各种外围设备整合为一个系统,在兼容性上面临很大的挑战。除个别厂商外,在笔记本电脑中采用台式机CPU的目的无非就是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在低价市场的竞争力。既然要降低成本,自然是能省则省,因此显示芯片就成为了下一个牺牲的目标——采用整合(显示部分)芯片组,捎带还可以降低系统能耗。目前Intel只有一款整合芯片组815EM,但却根本不是为低端产品准备的,笔记本电脑厂家就只有选择以SiS630和VIA Apollo PLE133为代表的兼容芯片组了。


      矽统科技的SiS630是笔记本电脑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整合芯片组,集成度也最高(单芯片);威盛电子在过去的一年中致力于整合芯片组的研发,推出了集成Trident Blade3D AGP图形引擎的Apollo PLE133。但这两款产品一方面兼容性和稳定性不及Intel 440BX、815EM,且都是针对台式机主板设计而没有考虑到笔记本电脑中的特殊环境(扬智的CyberBLADE ALADDiN i1倒是专门为笔记本电脑设计,但基本只能在Acer 3XX系列超便携机型中见到)。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当Intel PⅢ+SiS630(或Apollo PLE133)的组合出现在台式机中,发生不稳定现象的时候大家多半会怀疑芯片组;而当同样的组合出现在笔记本电脑中的时候,责任却由CPU承担,这是否有失偏颇?


      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在14000元以下的笔记本电脑中,SiS630和Apollo PLE133的普及程度要远高于台式机——尽管它们不支持SpeedStep。以往的使用经验表明,即便是采用移动型PⅢ加兼容芯片组的笔记本电脑,也有系统不稳定、过热(环境温度并不高)、时常死机的现象。笔记本电脑的稳定性涉及很多复杂的因素,除了CPU、芯片组以外,系统的整体设计也很重要(尤其是散热设计)——如果厂家实力不济,纵然采用“根正苗红”的移动型 CPU也是枉然。为了能够使用台式机CPU,厂商在系统散热和布局设计上可能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和成本。需要注意的是,为了竞争低端市场,台式机CPU并不是厂家降低成本的惟一手段(甚至不是首选方案);换句话说,相对主流或高端产品而言,用户购买低价笔记本电脑确实要承担更大的风险,不能以为只要是移动型CPU就万事大吉——当然,清楚自己的笔记本电脑采用何种CPU这样的知情权是用户应当享有的权利。在这一点上,考虑到IT消费的特殊性(如技术含量高,一般消费者很难弄清有关专业技术),市场宣传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背景资料:


      台式CPU与笔记本电脑专用CPU在笔记本电脑的应用 (由NSTL提供)


      1. 厂商设计: 现在厂商在设计制造初期就必须对产品将来所使用的CPU做决定,因为笔记本电脑专用的CPU 在电源使用及主板设计上与使用台式CPU的笔记本电脑有着相当大的差别,或许因为厂商对于产品的定位不同而有今天使用CPU上的分歧,因为现今CPU制造商在新产品推出时,台式机的CPU会比笔记本电脑专用CPU上市速度快,不过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PC的市场份额上台式机要比笔记本电脑大得多,也因应笔记本电脑专用CPU的“制程”比较复杂所以在新品面世时会有时间上的差距,相对价格也有一定差异。


      2. 热处理: 笔记本电脑的集成度比一般PC要高得多,且空间有限,所以会有笔记本电脑专用的CPU产生,因为其使用的工作电压较低,且耐热程度要比台式机高,当然前面也提到过相对价格也会较高。而笔记本电脑对热的处理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如果厂商在设计时就已经将产品定位在使用台式机的CPU时,它对热的处理上也会使用相当高的技术水平才能达到笔记本电脑散热的要求。


      3. 功耗: 因笔记本电脑的用途及取向不同,各家厂商也将功耗列为重点项目,而笔记本电脑在电源管理方面也有与台式机不同的设计,目的就是要延长电池供电时的使用时间,而使用台式CPU的笔记本电脑因先天上的限制,它在控制功耗方面要下更大的功夫,所以使用台式机CPU的笔记本电脑近来在功耗的表现上已相当接近于使用笔记本电脑专用CPU的笔记本电脑。


      4. 工作效能: 从专业测试的数据来看,两者或许是有些许差异,但若是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说,笔记本电脑专用的CPU与台式CPU的工作效能在使用时并不会感觉到差异的存在,我们认为工作效能并不一定完全取决于使用CPU的不同,而更重要的是生产厂商对笔记本电脑的整体设计能力。


      5. 价格: 前面也提到,因为使用的CPU不同,所以制造成本也不同,如果生产厂商能将CPU及设计的价差反映到最终用户的价格上,这对销费者来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这也提供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毕竟各种消费者使用的用途不一,个人可以根据需求与性能价格比来选择适合的笔记本电脑。


      (NSTL是一个成立于1983年的综合性的测试实验室,并且是Microsoft公司指定的亚太地区唯一一家WHQL和WINCE徽标的认证中心,在全球大约有240多名优秀的高级工程师从事这项工作。)(据计算机世界 汪向勇 阳光 李献 张广彬/文)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0,424,944, 栏目计数: 526,600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