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伊利董事长首度受访 证监会调查越早越好 2004-07-28 08:17
涉嫌违反证券法规 证监会立案调查伊利股份 针对日前系列风波伊利董事长郑俊怀洒泪首度接受采访 采访中,郑俊怀大部分的时间用于回忆其贫困的出身以及一生的家庭变故,其间几次拭泪。直到最后,郑俊怀才表示,其一生的信仰和经历将决定他无愧于伊利这个企业。 在伊利风云迭起之时,郑俊怀还特别提到伊利这样一个大企业,稳定将有利于千家万户的利益。———采访后记 (记者 陈海玲 摄影报道) 一向以作风强硬闻名业界的伊利股份董事长郑俊怀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落下泪来。 这是近两个月以来,伊利股份接连遭遇“罢免独董”、国债风波和华世商贸股东疑云以及证监会立案调查、股价在一个多月内跌去30%等一系列风波后,郑俊怀首次接受记者采访。 “今天不谈独董事件” 记者:为什么要一定罢免独董俞伯伟? 郑俊怀:可以说的、该说的我们的公告已说了,我们和证监会有约不能擅自对外发布,因此我们今天不谈“独董事件”。事件中的其他人有不守规则随便向外发布消息的,但那是他们的事。 (背景:6月15日,伊利接到独董俞伯伟拟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国债买卖等事宜进行专项审计的函。6月17日,伊利监事会提出罢免俞伯伟,而以俞伯伟为首的3位独董则提出进行专题审计,6月22日,内蒙古证监局核查小组进入公司。) 记者:伊利第五大股东———华世商贸的股东为何一度由伊利高管的亲属担任? 郑俊怀:任何一个自然人都可以购买一家公司的股份,我自己也可以买伊利的股份。自己人买自己公司的股份是对自己公司的发展有信心的表现。 (背景:华世商贸成立于1999年12月,当时以伊利股份两名中层管理者名义注册,目的是解决管理层持股,2002年该公司由伊利5名高管家属以个人出资形式增资。2004年该公司被转让给自然人。) 记者:金信信托作为伊利股份第一大股东,竟不派一名董事、监事,不提名一名管理层。如果入主伊利不是为了做实业,那么金信信托很可能只是为帮助伊利股份秘密完成管理层收购,是这样吗? 郑俊怀: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所有权与管理层分离,因此股东不一定要派经营者进入公司的,这很正常。 (背景:市场认为,任何人都非常关心自己投资的使用,因此金信信托不向伊利派出管理人员,只能说明伊利为高度疑似MBO的个案,但伊利一直否认此说。) “一切由证监会说了算” 记者:证监会本月21日宣布对伊利涉嫌违规操作进行立案调查,这对伊利今后的发展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郑俊怀:这很正常,唯有这样才能把社会上对伊利的各种传言搞清楚,一切由证监会说了算,这也是给企业一个说清楚的机会呀,我希望这个调查来得越早越好,调查结果出得越早越好。 记者:你稳坐伊利集团一把手的位置已经22年,你的信念是什么?估计何时会退下来? 郑俊怀:我的母亲一直教诲激励我,不该得的绝对不得,谁给的好处永远记得,清白地做人,越艰难越要坚持到底,只要自己清清白白就不怕别人风言风语,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能在这个位置上的原因。此外,政府的支持也很重要。伊利这个企业联系着太多的奶农、用户、股民,稳定很重要。至于我什么时候退下来并不取决于我。 新闻链结: 独董郭小川昨否认集体辞职 伊利事件的“始作俑者”俞伯伟、郭小川等3位独董不满现状将集体辞职?对此郭小川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予以否认,他说:这只是社会上的传言,目前他们都在尽心尽职地协助中国证监会对伊利进行涉嫌违规操作的事件进行调查,除了证监会外,他不再对外界发表任何有关伊利的看法,以及对郑俊怀言论的意见。 而此前,俞伯伟也曾表示,只要他独立董事的资格没有被罢免,他就要坚持请求聘请专门的审计机构和律师事务所对公司国债投资进行专项审计和合法性调查。 关键是有否挪用资金于MBO 对此事件,上海荣正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培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尚未看到伊利股份有重大侵犯中小股东利益的事实,但其信息披露确实存在很多(如不及时等)问题。伊利事件的关键点其实在于,有关管理层究竟有没有挪用上市公司募集来的资金进行公司股权的收购,即MBO,这要看中国证监会查实的结论。能过这一关则整个事件将得到平息。 话虽如此,广东省奶业协会副理事长王丁棉认为,伊利目前压力巨大,外部顶着蒙牛、三元、光明等品牌的竞争压力,内部又要处理独立董事这一棘手事件。 王丁棉强调,尽管伊利的主业并不会太大影响,但股民、市民已从各种渠道获得独立董事事件这一消息,伊利品牌美誉度不免受损。“另外,国外投资者对此怎么看,是否会重新评估伊利在其心目中的投资地位,还很难说。”王丁棉认为,伊利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完满解决独董事件,将注意力集中到乳业发展中来。(郭文姬、陈海玲/广州日报)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