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无缝对接微软 长虹民营化再启航? 2004-07-05 08:31
尽管“维纳斯”计划受挫失败,“.NET”计划又无疾而终,但是这并不妨碍6月30日来到中国的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继续兴致勃勃地宣讲他的下一个商业宏图:无缝计算。 在中国勾画无缝计算产业远景,盖茨似乎显得比以往更加胸有成竹,因为他的中国猛将陈永正已经用实际行动为他的演讲做了铺垫。 此前两天的6月28日,微软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CEO陈永正与长虹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倪润峰分别代表微软与长虹签订了全面战略协议。根据这份协议,双方将在信息家电,包括流媒体交互式电视和多媒体终端进行实质性的合作。 四川长虹(600839)一位高层管理人员透露,双方在多媒体领域内,将首先合作生产PMC(便携式多媒体中心),随后陆续发布在其他领域的产品合作,但是合作的形式并非长虹向微软购买操作系统,从而形成同一产业的上下游关系,而是双方共同推出新产品。 业界人士分析,这种合作形式意味着微软要么收购长虹的国有股权,要么双方共同投资设立新的公司。四川省政府一位高层官员向本报记者透露,引入微软,的确有意就此展开长虹国有股权减持的尝试。无论微软直接收购长虹的国有股权,还是长虹以资产与微软成立新公司,都可以达到减持长虹国有股,从而使长虹的股权结构多元化,公司的治理结构更趋于合理的最终目的。 于是,全球软件霸主微软与中国彩电霸主长虹可能将通过股权为纽带,在无缝计算概念下的家电领域里进行合谋。 无缝计算 共同的赌注? 舆论对比尔·盖茨2004年的访华并不看好。 中国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在华跨国公司限制竞争行为表现及对策》报告显示,微软的桌面操作系统软件(Windows)的市场占有率高达95%,成为市场上事实垄断产品,而由于中国正在抓紧《反垄断法》的制定工作,工商总局的报告结果有可能使微软面临反垄断的起诉。 事实上,微软在全球范围内都正在遭遇反垄断的起诉,并可能因此承担巨额的惩罚。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中国的各级政府倾向于采购国产软件企业的产品。 但是,比尔·盖茨根本无意于亲自在短时间内改变这些事实。在比尔短短两天的行程中,花了近一个小时专门阐述他所理解的无缝计算产业,还用了更多的时间接受人们的提问。 这是因为盖茨更应该关心微软的远景规划问题。随着PC市场的趋于饱和,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销售已经难以维持高速的增长。而微软耗时6年、投入2.5亿美元开发出的XP也没有成为PC的救世主,PC机的销售量并无大的起色。比尔·盖茨明白,寻找到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比在日渐萎缩的市场里纠缠不清,更具有战略意义。 而在他之前的微软副总裁张亚勤更具体地描绘了在无缝计算概念下的移动通讯市场——在全球的嵌入式软件系统市场有14亿个智能设备,其中1/3来自手机。而这个市场正在蓬勃兴起,在未来4年中智能手机将达到一亿部,微软将在3至6个月内,与手机商共同推出30款不同形式的基于无缝计算的手机。而手机制造商们对于这项技术也是如此的着迷,全世界有35个手机制造商与微软签署了全面的战略合作协议——在以前,微软仅有一个OEM厂商。 比尔·盖茨是如此迫切地希望这项业务立即成为微软未来的支柱,以至于在阐述公司业务架构时说:“我们并不是把老东西抛弃了,老的系统会慢慢淡出的。但是我们不会出现一种不连续的情况,或者说这个标准一下子断掉了。” 与微软类似,中国的家电业务早已经走完了高速发展的时机,虽然背投和高清晰彩电对长虹的增长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反倾销裁定后的高额税收,使长虹失去了今后赖以成长的美国甚至欧盟市场,成都海关的资料显示,长虹今年对美国的出口已经几乎没有。于是长虹也不得不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长虹选择的数字家电战略与微软几乎不谋而合。而长虹有关负责人则认为,这是一块有可能超过传统家电业务的新产业,现在的问题是在多长的时间内代替传统家电。 微软和长虹为何相互选择 在微软的无缝计算产业里,除了已经成熟的PC和PDA市场,家电领域也许是惟一能够和移动通讯比肩的行业。 微软早在推行“维纳斯”计划的时候,就曾向国内的家电企业推销操作系统Win CE,但是遭到拒绝。原因在于家电企业担心一旦让Win CE成为3C里的标准,信息家电基本上又像PC一样绑到微软上去了。而此后“.NET”计划推行时的步履艰难也让微软意识到,要消除家电企业对于微软在操作系统潜在的垄断危险,就必须彻底改变在视窗操作系统的销售政策,与家电企业塑造新型的战略伙伴关系。 据知情人士透露,长虹成熟的应用技术、遍及近100个国家的行销渠道以及强大的规模化制造优势,是微软选择其最主要的原因。成熟的应用技术使长虹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与微软的合作项目变成成熟的产品;规模化制造优势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品的价格,这是无缝计算概念下的信息家电能否迅速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遍及全球的行销渠道则有可能使微软迅速在家电企业中建立标准。 长虹宣传中心主任刘海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选择微软是一种必然的结果。长虹要做大做强就必须进行国际化,而反倾销的成立使长虹丧失了美国等重要的海外彩电市场。国内企业进行国际化的另一个重要阻碍是来自于专利技术,通过与世界级企业的合作,可以有效避免专利等方面的冲突。与微软合作,不但可以获得微软的技术,而且能以微软的名义重反美国市场,避开在美国涉及反倾销的起诉,这比单一在美国近邻国家设厂躲避反倾销更具有价值。 微软模式变革 长虹有关负责人透露,与微软在信息家电领域合作的项目已经开始,比如便携式手提电脑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产品,双方将在未来逐步披露更多的合作内容。 越来越多的反垄断起诉以及在新领域的拓展缓慢,终于使微软下决心改变在视窗操作系统的销售政策,与长虹的合作也许只是一个开始。从行业清晰的上下游关系逐渐向一体化发展是一个趋势,在以后也许会看到微软和更多的企业进行类似的合作。 业内人士分析,长虹与微软成立合资公司,由合资公司推广信息家电产品是最为可能的一种形式,这是因为,微软如果直接收购长虹国有股权,一方面对市场冲击太大,另一方面,微软并不需要长虹传统的家电以及空调等业务。 因此,长虹把信息家电业务剥离出来,加上行销渠道,微软则提供技术和资金,双方共同派出管理人员的业务模式最为可行。这笔交易可能高达数十亿美元,双方谨慎是可以理解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新成立的企业是否还需要向微软购买软件产品? 如果需要,则意味着中国的家电企业仍然难以摆脱受限制的局势——微软不但可以通过向合资公司出售软件获取利润,而且可以通过这家合资公司出售信息家电产品获取利润,这样虽然微软前期投入加大了,但是获取利润的链条也增长了。 即便合资公司不需要向微软购买软件,微软依然可以通过合资公司在行业内建立标准,转而向其他家电企业销售操作系统软件,而迫于合资公司在行业的龙头地位,其他家电企业很难选择其他的产品,这样失去市场的风险将会被放大。 长虹民营化起航 与微软全面战略合作的同时,迷雾一样的长虹股权多元化改造也立即启动了。 据一位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在微软与长虹的战略合作签字仪式上,包括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四川省委常委、国资委书记、主管国有企业股权的甘道明以及主管工业、外贸等四川省领导都悉数到场,这意味着四川省方面同意长虹股权的变动。而且四川在此前曾经出台关于国有企业改制的3个“百分百”,其中有一项就是百分百触动股权。而以长虹的股权换取微软这样的企业在四川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无疑也是四川省政府方面乐意看到的。 另一方面长虹的股权改造也一直是四川方面的一个难题,实力小的企业根本不可能彻底改变净资产高达150亿元以上的长虹的股权结构,长虹股权多元化的外部力量不足的矛盾并不容易解决。 而与微软的合作,不但可以彻底触动股权,更为重要的是双方有共同的业务增长点,如果在股权改造后,长虹依然保持平稳的发展,将为国企改制树立一面旗帜。 据长虹一位高级管理人员透露,长虹在传统家电业务以外的相关的产业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今年与国外的企业合作的特别多,目前已经有14个分别与跨国企业成立的联合实验室。也不排除长虹继续邀请这些企业参与长虹的国有股改造的可能。(岳战野/经济观察报)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