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管理人家数有望达到10家以上
当基金发行淡季状态日渐显著之际,基金公司的"第二战场"------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的筹备已经成为了不少基金公司的重要事项。在公众客户开发短期遇阻的背景下,开发专业定向客户成为公司业务利润新增长点的主要突破口。
一线考察
近几个星期以来,全国社保前往各大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机构考察了一番,让意在争取全国社保基金管理人资格的各大公司好不忙活了一阵。据悉,全国社保有关人士此行的两大目的,一是对于公司进行摸底调查,取得感性认识;二是为最后的招标书确定最终的方案。
对于今年招标前的这轮实地调研,各家公司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由于没有直接的命题作文,为此各家公司主要从风险内控、投资流程、投资风格、产品设计等诸多方面给予了全方位的介绍。对于最后的结果,各家公司几乎都众口一词:机会应该是有的吧,不过结果如何目前实在不好说。
公司的这番回答恐怕也未必完全是托词。一方面,由于最后招标仍未进行,远不到定论阶段;另一方面,近期市场波动频繁,对于考验各家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是个绝好的机会,影响最终评判的因素也颇多。
与上一次招标仅限于基金公司不同,此次社保同时也给了证券公司以机会。虽然,目前基金管理公司在整体上占了上风,但业内人士仍普遍相信,证券公司会有一席之地,中榜者当在综合实力列前的大公司中产生。
等待标书
上一次招标,最终6家公司入围。根据有关规定,基金公司获取全国社保基金管理人资格需要有两年以上的历史,因此,中资公司中新增的候选公司数并不多,但由于合资公司不受此限,加上原先就有资格的4家老公司,实际有资格参与应试的公司超过了10家。若算上证券公司,就更多了。从竞争的激烈程度来说,这一次肯定超过了两年前的第一次。
全国社保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今年4月曾经明确指出,鉴于社保基金计划在今年内增加境内股市的投资比重,理事会计划扩大现有6家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规模,选择新的基金管理公司,以求以更加科学可靠的方式确保基金的安全。按此思路,今年的社保管理人"选秀"将不涉及淘汰,而只是增加。
6月23日,项怀诚理事长再次表示,按照"安全至上,控制风险,拓宽渠道,提高收益"的方针,坚持创新的原则发展和壮大社保基金总量,社保基金运营管理要有所突破和创新,政策要放宽,管理要加强。继去年6月正式启动社保基金"入市",随之开展了债券回购业务、申购长江电力及中石化股票委托等新产品的设计和投资运作。在规模扩大的前提下,管理人的扩容也箭在弦上。
关于最后的入围公司家数,各种版本充斥于市场。有说"6+6"的(今年新增6家基金公司);有说"5+1"的(5家基金公司,1家证券公司)……。从目前各方信息综合来看,最终入选的公司家数目前并没有"预算",但与市场传说的可能不会出现太大偏差,因此,今年有机会管理社保基金管理人的总数将有望达到10家以上。
实战结果
2003年,基金的绝地大反击不仅部分修复了专业管理人的声誉,也让社保基金也借光不少。对于去年的实战结果,社保还是表示出了相当的认可。项怀诚理事长透露指出,去年占资产总量5.1%的股票投资,回报率要占整个社保基金收益的24%。虽说一年的收益远不足以说明问题,但在股票投资加大比重的趋势这一方面已是定论。据悉,部分基金公司的社保基金管理规模已经获得了更多的管理额度。
由于社保的专项委托投资与共同基金在投资目的、监控模式以及客户沟通、客户要求等诸多方面存在显著不同,因此很难简单用共同基金的投资业绩去相应推断社保基金管理投资时的结果。
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就是,去年几家同时管理社保基金和共同基金的基金管理公司在两类基金的股票、债券投资业绩上并未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在某些公司甚至表现出较大的反差。股票、债券当年投资回报率最高的组合均非出自普通投资者所熟悉的该类"明星基金"所在公司之手。
项怀诚在今年4月介绍一季度的投资收益时,当时的状况是一季度已经实现的收益是14.22亿元,浮动的盈利比上年多了约20亿元。然而,二季度以来市场的单边下挫让业绩报表亮色减弱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社保基金并未被赋予"超常规"的投资手段,因此要想独善其身显然有些勉为其难。虽然,新的投资方向和投资对象的突破开始被提上议事日程,但到时的管理人是否还是目前的这些管理人呢?现在谁也无法回答这一问题。从道理上说,专注于境内市场投资可能会是目前这些基金管理公司的主营业务,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考验的不仅是投资管理人的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市场的深层次问题提出了严峻挑战。(王炯/上海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