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济南钢铁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 2004-06-30 08:24
见习记者 徐建华 记者 吴杰 昨天,随着济南钢铁上市首日即跌破发行价,一级市场不败的神话在中国股市正式宣告终结。 IPO风险降临中国股市 IPO风险终于降临中国股市。 济南钢铁昨天以6.36元的发行价平盘开出,随后该价位在开市后的瞬间即被击破,在全天多数交易时间内,该股一直在发行价之下运行,盘中最低曾下探到5.90元,全天最高价为6.43元。尾盘该股股价围绕6.36元的发行价窄幅波动,最后收报6.37元,勉强站在发行价上方。 济钢首日上市即破发行价,不由让人想起安阳钢铁,该股在2001年8月21日上市的第二日即跌破发行价。而今年以来,随着大盘的持续低迷,新股跌破发行价也屡见不鲜。6月15日,博汇纸业上市6天跌破了发行价,6月18日,长丰汽车仅用了5天就把发行价踩于脚下。 从济南钢铁首日成交分价表上可以看出,如果扣除0.5%左右的单边交易费用,一级市场申购者中,能够在首日保住成本的仅有在6.41元和6.40元这两个价位抛出的11237手,而这仅占了济钢本次所发行2.2亿流通股的0.51%,也就是说,超过99%的一级市场申购者已经被套。中国股市的IPO风险已经成为活生生的现实。 作为在今年宏观调控中被批准上市的钢铁类上市公司,济钢的上市一度被市场认为是宏观调控出现转机的象征。但该股的上市之路并不平坦,其前不久公布的上市公告书显示,主承销商南方证券包销了济钢发行总股本的3.05%,创下了新股发行方式改为向二级市场投资者定价配售发行以来的最高记录。 不能仅仅归咎于大盘 能够在宏观调控背景下获准上市,这本身说明济南钢铁基本面不错,但上市首日即跌破发行价的“厄运”,为何偏偏降临在济钢的头上? 大盘低迷是重要原因。今年以来随着股市的持续低迷,新股跌破发行价的速度不断加快,主承销商配股包销的比例不断创出新高。此前就有舆论认为,新股首日跌破发行价只是迟早之事。 其次,钢铁行业被看淡。由于处于一个成长性不被看好的行业,钢铁行业的上市公司始终难以被市场长期看好。回顾历史,1999年底,首钢股份上市第五天即跌破发行价,2001年8月安阳钢铁上市第二天即跌破发行价。虽然去年由于被基金为主的机构看好,钢铁行业一度跻身“五朵金花”之列,但今年以来,由于受国家宏观紧缩措施的影响,该板块早已风光不再。 (上接第1版济南钢铁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这也是目前钢铁类上市公司虽然业绩普遍不错,市盈率更仅仅在10倍,但仍不被市场看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三,主承销商高比例包销影响市场信心。虽然济钢6.36元的发行价并不低,但其7.66倍的市盈率还是低于钢铁类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因此,此前多数机构把该股的价格区间定位在6.5元-7元。有券商研究员认为,由于市场担心主承销商开盘后就会大量抛售该股,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市场信心。 济钢标本效应促进市场回归理性 记者联络到身在上海参加上市仪式的济钢公司董秘迟才功。迟在电话中表示,注意到近期大盘不是很景气,人们的心态也不是很好,市场的恐慌气氛影响到了投资者的理性选择。同时,济钢作为一个新上市公司,在与投资者沟通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市场对济钢的价值认识不充分。迟才功表示,将在今后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相信公司即将公布的中期业绩报告会使投资者对公司的价值有更深刻的了解。 在谈到2004年该公司的预期业绩时,迟表示肯定要好于2003年,随着公司一些在建项目产能的释放,他对公司的前景充满信心。在回答记者关于首日股价低迷会不会对公司造成压力的问题时,迟表示,公司目前所做的工作就是努力回报股东,一定会给投资济钢的股东一个值得期待的回报。 济钢的表现使得今天注定将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史上留下抹不去的一笔。小而言之,这或许只是近期大盘极度低迷、市场陷入恐慌的一个表现;但如果放在一个更长的历史时期,我们或许会发现,这正是中国证券市场逐步走向理性、规范和更加市场化的必然结果。打破IPO零风险的神话,才符合市场发展的逻辑:机遇和风险相伴而生。(中证网)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