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 (2022-09-07)
  • 阿里巴巴香港二次上市 计划筹资100亿美元 (2019-06-27)
  • 国际金价强势反弹创近14个月新高 一季度全球央行对黄金开启买买买模式 (2019-06-12)
  • 世界黄金协会:各国央行购金成推升全球黄金需求重要因素 (2019-06-10)
  • 央行组合拳三连击 稳定外汇市场预期 (2018-08-29)
  • 人民币回调幅度有点大 外资一直在抄底人民币资产 (2018-07-20)
  • 多只分级B两日零成交 基金严防分级B“蝴蝶效应” (2017-05-04)
  • 央行继续锁长放短:755亿央票续发+110亿逆回购 (2013-08-14)
  • 证监会5月新批5家QFII (2013-06-18)
  • 各类机构加快布局前海 多家基金公司布局 (2013-01-18)
  • 美银宣布再减持建行104亿股 (2011-11-15)
  • 可转债配置时机显现 (2011-09-09)
  • 央行多手段匹配机构流动性需求 (2011-09-07)
  • 史玉柱扫货民生银行H股 半月8次买入3816万股 (2011-09-03)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周边市场 >> 汇金·国债·基金·港台 >> 公开信息

    基金销售”数字“遮望眼

    2004-06-29 08:45



        

        记者 易非

        从年初动辄百十亿到目前陷入十几亿甚至寥寥几亿的销售困局,基金发行逾行逾难。有基金人士认为是投资者目光短浅、不成熟,其实,仔细分析,正是基金自己宣传资料中,辉煌的历史业绩、牛熊二市均远超指数的模拟收益率等“亮点”,用“数字障眼法”使投资者以此预计基金产品收益率所致。一位基金业内人士说,“这样的销售引导让投资者永远不可能成熟。”

        模拟收益率:先画一个大饼

        基金销售讲究卖点,模拟收益率就是一些新老基金公司发新产品时共同的卖点。他们往往会根据新基金产品的投资策略,截取过去一段历史时间进行模拟资产配置,然后得出一个相对较高的模拟收益率。

        而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其可信度值得推敲。大鹏证券证券分析师祝朝安指出,模拟资产配置与实际操作存在比较大的偏差。首先是样本股的选择,虽然新基金会根据自己的投资策略,确定自己一定的股票池范围,但在模拟投资中,基金有可能在股票池中选择历史涨幅比较大的个股进行模拟资产配置,从而得出比较高的模拟收益率。

        而在具体的股票仓位配置中,模拟资产配置也会与实际收益率形成较大偏差。“如果在过去一段时间,大盘股涨幅较多,上证指数受这些指标股的影响涨幅较大,这时基金在模拟仓位配比中,可以把指标股与小盘股的比率定为10:1,充分享受上证涨幅所带来的收益,跑赢指数。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仓位配比有可能只是2:1。”

        还有业内人士认为,模拟投资收益有可能在某一年出现爆发性增长,而在其他的模拟年限里都是亏损,但最后合计的收益还是为正。这样得出的平均模拟收益率会给投资者错误认识,认为投资该基金,每年都会有较大收益。

        基金业绩:历史不能预告未来

        老基金公司的新基金产品销售往往会比新基金公司容易,这主要是因为其有历史业绩参照,这也是他们的重要卖点。记者曾见到这样一幅宣传画:“买某某基金,我一个月赚了23%。”言辞切切,让人动心不已。

        历史能够预告未来,但基金的历史业绩却不一定能够预告未来。“虽然对历史数据的分析能够使投资者产生客观和信任的感觉,但是大量经验表明,历史数据预测未来结果的能力非常弱。投资者实际上很难从历史业绩的纪录中判断出,基金经理的好业绩到底是出自于运气还是技术。”一位著名基金公司的副总经理如此指出。

        在宣传资料中,可以看到很多基金都把2003年的业绩浓墨重彩地书上一笔,但是这里存在很大的疑问。在2003年,基金基本上只要选对了行业就能赚钱,一些基金的业绩实际上掺杂了很多运气成分,而不能就此说明一些基金经理的投资水平有多么高。

        业内人士进一步指出,从统计学角度考虑,评判基金经理需要较长时间的数据分析,以确定技术操作是否是基金经理收益最关键的因素。但是,我们目前似乎还不具备这种条件。中国基金业的发展从1998年第一只封闭式基金问世算起,到现在也只有短短6年光景。此外,由于开放式基金巨大的赎回压力,再加之基金公司频繁的股权变更因素影响,目前基金经理在位时间平均只有1年半,这也是中国基金业特有现象。

        长期投资:基金没有阶段冠军

        “自某月某日至某月某日,本基金的收益在同类型基金中排名第一。”这样的宣传语在基金宣传材料中屡见不鲜。这让在基金超市里挑挑拣拣的投资者有些迷惑不解:都说自己是冠军,到底谁是冠军。

        “这其实非常不科学。”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总经理告诉记者。“好比汽车拉力赛,虽然有阶段性冠军,但观众最后关注的还是拉力赛的总冠军。阶段性冠军意义并不大,大家也没看到汽车拉力赛后,有阶段性冠军出来大吹特吹的。”

        他认为,基金短期领先并不能说明基金的投资水平有多么高,基金作为长期投资,最关键的是要看长期投资的收益,在漫长的业绩赛马中,三个月、半年的收益应该忽略不计。“在国外几乎见不到这种统计数据。”他补充说。

        一些业内人士对此还有这样的担心:少数基金公司为了推新产品,会不会为了这个所谓的阶段性冠军出来猛做短线,“他们需要这个数据为自己‘加冕’,促进基金销售。”但这样操作,无疑会给基金公司本身带来巨大的风险,也会加剧市场的波动。

        决胜在于独到的投资理念

        令人深思的是,每当谈起这些数字障眼法时,很多基金公司的人士都认为有误导投资者的嫌疑。但是在这些基金公司的宣传材料中,以上障眼法却依旧照用不误。

        一位基金营销人员的话很能代表基金的心态。“现在基金销售比较困难,很多投资者投资基金只关心基金业绩,还有一些人把基金当作股票投资来操作,非常浮躁。而目前基金公司非常在乎新基金的首发规模,竞争很激烈。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他们发现只有通过宣传基金历史业绩或模拟收益率,基金发行才会顺利一些。很多基金公司虽然不情愿这样做,但也没有好的办法。”

        试想一下,如果基金不那么在乎首发规模,而是更注重与投资者的沟通交流,让投资者深刻认识基金的投资理念,按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基金进行长期投资,那么基金的销售规模虽然暂时比较小,但赎回压力依然会相应变小。基金业的长远发展也想必会更加健康与稳健。(中证网)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1,929,661, 栏目计数: 2,444,444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